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45);山西省社会科学(2019B435)


Author:
Affilia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为探究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前后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岔口小流域因生态工程的实施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坡改梯地(梯田)、退耕还林地(林地)、地埂核桃园地(园地)3种样地为研究对象,以现有坡耕地为对照,利用时空互代法,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前后0-20cm、20-40cm土壤C、N、P、K含量以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差异。[结果]①流域各种生态恢复措施实施后,土壤C、N元素含量明显增加,梯田、林地、园地0-40cm SOC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1.38、2.44、1.09倍,TN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1.76、2.66、1.68倍。P、K元素增加量不明显,林地相比其他2种土地利用方式对C、N元素的固持更加明显;②通过分析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关系,表明流域土壤的限制性元素为C、N元素;③流域土壤养分及计量比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耦合关系,C-N之间的耦合关系最为显著且在各元素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流域3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的改变了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和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比,有利于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植被修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11-14
  • 最后修改日期:2019-12-12
  • 录用日期:2019-12-20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