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8年我国西南地区NDVI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57.2

基金项目:

“基于云地闪分析的我国西南天然林雷击火起火点范围预警研究” (31971670)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也是生态脆弱区。研究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NDVI动态特征,为该地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1-2018年MODIS NDVI、土地利用数据、气候数据,结合Theil-Sen中值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探讨人为和自然因素下西南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结果] (1)各类型植被NDVI均逐年递增,增速最快的是农用地和稀树草原。岷江-乌蒙山以东是NDVI高值区和显著改善趋势区;加上云贵高原南缘,显著改善趋势区占总面积的67.09%。(2)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的林业政策促使低NDVI植被向高NDVI植被转变是西南地区NDVI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中贡献度最大的是稀树草原类型向森林类型的转化,2001-2018转化面积达73693km2,净转化率逐年提高,主要分布在岷江-乌蒙山以东。(3)气温与不同植被NDVI的正相关性大于年降水量,在岷江-乌蒙山以东,NDVI与气象要素的正相关性都较高。在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的条件下,41.8%的NDVI增长与气温和降水有关,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32.35% 和14.54%。[结论] 随着上世纪末至今约20年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以及暖、湿化区域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2001-2018年我国西南地区NDVI持续增加,这种增加特征在岷江-乌蒙山东、西两侧表现差异,东侧森林增加面积、NDVI改善趋势普遍高于西侧。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0-11-27
  • 最后修改日期:2021-01-14
  • 录用日期:2021-01-16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