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1(6):237-248.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6.031
摘要:[目的] 构建石漠化治理技术库体系及其综合配置方法,旨在为今后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导向,对现有石漠化治理技术和模式进行系统总结。[结果] 构建了一个能满足不同石漠化土地类型和不同尺度石漠化治理需要的石漠化治理技术库体系。并提出了一套可在不同治理背景下快速筛选和多尺度优化配置石漠化治理技术的方法。此外,还对一些石漠化治理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厘清和界定。[结论] 新时代的石漠化治理是一条将石漠化治理融入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生态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因此,石漠化治理没有万能公式,任何方案均需结合治理区的立地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来确定和细化。
2018, 38(5):269-274,287.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8.05.043
摘要:[目的]探索城市雨洪格局空间分布规律,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建立GIS数据库,ArcGIS空间模拟与SCS-CN,SWMM模型相结合,定量分析20 a重现期和2 h,85.43 mm降雨,漯河规划区产流和积水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区径流量和径流系数(相等)、径流体积、峰值流量、积水区域的自相关Moran’s I系数分别为0.338(p<0.001),0.142(p<0.001),0.101(p<0.001),0.918(p<0.001),表明产流与积水分布均呈现显著集聚性,土地类型和管网分布对产流影响大于积水过程,而地形影响则相反;径流量和径流系数由中心向外递减趋势,径流体积与峰值流量受汇水区面积和城市管网分布影响;高产流风险区不透水面占该区域82.73%,径流系数 > 0.7和不透水面 > 70%的汇水区集中在城市中心;积水区用地类型以农业用地、城市绿地、道路用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6.56%,21.39%,21.82%,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城市地表结构变化与城市产流和积水分布关系密切,综合量化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城市雨洪格局特征与趋势。
2011(1):132-136.
摘要:面向对象的时空模型打破了关系模型范式的限制,直接支持对象的嵌套和变长记录.把面向对象的优点引入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将更好地支持复杂数据的查询、更新、存储.这一特性很好地适应了遥感石漠化信息的多源性、海量数据以及变化相对稳定等特点.石漠化土地退化时空数据库系统就是对象关系时空模型在建立复杂地物数据库系统的一次具体应用尝试.该系统参照SQL Server 2000体系结构,在Microsoft VB 6.0环境下,以ArcSDE数据引擎为接口,采用SDE Administrator Command方法进行了数据的无缝集成入库.然后利用ArcGIS Engine 9.2组件对象模型库进行客户端GIS应用的系统开发.最终实现了:(1)石漠化土地退化图形查询、空间分析和显示;(2)石漠化土地退化的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制表;(3)石漠化数据库实时更新;(4)石漠化的趋势预测.
2011(1):155-159.
摘要:土壤信息系统现已成为土壤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秦巴山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土壤资源与农业生产的矛盾,使秦巴山区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迫切需要.收集整理了陕西秦巴山区各种土壤数据及相关资料,在GIS支持下建立了土壤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使用C#.net+ArcEngine开发了土壤信息系统,实现了GIS基本查询分析功能以及土地评价等多种应用模块,为秦巴山区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发展农业生产及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9(4):125-129.
摘要:土壤信息系统的构建对于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实现土壤资源的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为例,采用Geodatabase模型和Access数据库分别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结合ADO.NET技术,基于ArcEngine9.2组件在VS2005.NET环境框架中设计和构建了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图层管理、数据管理、输出管理、空间分析、专题评价等功能模块,对陕西省土壤信息化具有实践意义。
2009(2):168-171.
摘要:以莱西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资料,野外采样分析资料,土壤与土地利用状况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MAPGIS软件平台,建立了以村级土种类型图斑为基本单元的空间数据库。应用Visual FoxPro数据库软件输入相关属性数据,采用村名+土种类型+数字方法建立关键字段,连接属性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构建了莱西市土壤数据库。探讨了建立莱西市土壤数据库的流程和技术要点,可为莱西市土壤资源管理与决策服务,并为其它县域土壤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参考。
2007(4):26-29.
摘要:以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建设为背景, 以水土保持工作中所应用的数据为研究对象, 综合分析了系统的数据流程、数据类型, 并设计了系统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最后展示了系统实现的功能。
2007(4):34-36.
摘要:随着江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 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已经有了相当积累, 而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管理等则日益暴露出问题。就江西省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的管理, 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库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5(6):59-62.
摘要:列表类型数据是生态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数据形式。在分析列表类型数据特征及其与元数据关系,数据安全和共享策略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研究列表类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案。研究认为数据集的元数据不仅是对数据集实体的说明,而且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据集实体的内容和数量,以及数据集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正是进行列表类型数据管理依据所在。
2004(6):58-61,102.
摘要:要使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成果在土地资源管理的模式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必须定期革新数据源。以靖边县为对象,对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的收集、数据源的确定、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的建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设计和评价。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转换成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过程中信息损耗最小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