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1982(5):1-5. CSTR:

      摘要 (1180) HTML (0) PDF 392.06 K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变山区、丘陵区、风沙区面貌,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国土整治的一硕重要内容。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是: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第三条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由水利电力部主管。

    • 全面贯彻执行《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为防治水土流失、根本改变山区面貌而奋斗——1982年8月16日在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1982(5):5-13. CSTR:

      摘要 (907) HTML (0) PDF 831.73 K (1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同志们: 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国务院发布《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后,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召开的。这是继1958年第三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主管农业的负责同志和农业、林业、牧业、水利、水土保持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流域机构、科研、宣传、院校等单位和少数重点地、县的代表,共二百多人。今年6月底,国务院发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这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重要法规,也是我国三十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

    • 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工作中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1982(5):14-17,13. CSTR:

      摘要 (1101) HTML (0) PDF 465.96 K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保持是治理山河,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根本大计。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这一工作,深谋远虑,作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一系列通知和决定。一、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工作中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去年4川,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加强我国国土开发整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 “旧家建委要同国家农委配合,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建委的任务不能只管基建项目,而且懂该管土地利用,土地开发,综合开发,地区开发,整治环境,大河流开发。要搞立法,搞规划。国土整治是个大问题,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部管这件事,我们可不另设部,就在国家建委设’一个专门机构,提出任务、方案,报国务院审批。总之,要把我们的国土整治好好管起来。”

    • 共同努力,艰苦奋斗一定把水土保持工作搞好

      1982(5):18-21,32. CSTR:

      摘要 (848) HTML (0) PDF 465.32 K (8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中心任务,就是讨论贯彻国务院批准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讲讲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作过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和决策。党的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这个问题,胡耀邦同志最近指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要狠抓两个转变:一是从单纯抓粮食生产转变到同时狠抓多种经营;二是从单纯抓农田水利建设转变到同时大力抓水土保持,改善大地植被。胡耀邦同志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 水土保持是振兴农业的重大战略措施

      1982(5):22-28,33. CSTR:

      摘要 (1104) HTML (0) PDF 816.58 K (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保持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改变丘陵区、山区、风沙区面貌,治理江河,减少水旱灾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土整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最近刚开过全国计划会议,研究讨论了“六五”计划以及1983年计划问题。我想借此机会,谈谈当前农业形势、“六五”农业计划的任务和水土保持对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农业计划实现的重要性,以及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供同志们参考。

    • 加强植被建设,充分发挥林草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1982(5):29-32. CSTR:

      摘要 (867) HTML (0) PDF 362.58 K (1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保持工作确实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各部门必需密切配合协作,把这件事情办好。现在,我侧重林业方面讲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林业工作。胡耀邦同志仅在今年3—7月5个月内对林业工作就有6次指示。4月18日,他到河北省易县视察时,在听了县委汇报后明确指出:我们的农业生产建设要有两个转变:一是从单纯搞粮食转变到在搞粮食的同时,要抓多种经营;二是从单纯搞水利建设转变到同时要抓植被建设。并且根据易县的情况具体指示,要把水利和林业的投资比例倒过来,使林业投资大于水利投资。

    • 三十二年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1982(5):33-38. CSTR:

      摘要 (1147) HTML (0) PDF 573.72 K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主要成绩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陕西省,在征山治水、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解放初,陕西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毫无基础,部分地区只有一些老式的台田和古老的梯地,水土保持还没有明确进入农业生产的范畴。

    • 治理江西省水土流失的几点建议

      1982(5):39-43. CSTR:

      摘要 (913) HTML (0) PDF 454.84 K (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赣南和江西省的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历史,流失原因及其前景,经过实地考察,着重说明以下三种情形: 一、水土流失面积还在继续扩大,加速升级。全省流失面积,据解放初期统计为1,650万亩,1964年即扩大到2,700万亩,平均每年以75万亩的速度增加,而到1981年流失面积已达到5,753万亩,净增3,053万亩,平均每年以190万亩的速度增加。再看兴国县:经过去年51个单位90人的按图查对计算,从1964年流失237万亩增加到1981年的284万亩。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间分布规律

      1982(5):43-48. CSTR:

      摘要 (1117) HTML (0) PDF 2.45 M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11个小流域和6个坡面小区的多年水土保持资料,对本地区3种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频次)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求得了有关分布特性参数、数学方程式及分布变化曲线。

    • 近几年子午岭森林破坏情况及其影响

      1982(5):49-50,96. CSTR:

      摘要 (1197) HTML (0) PDF 266.16 K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子午岭(古称圣人条)林区地跨陕甘两省,座落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属乔山山脉支系,为泾河、洛河两水系之分水岭。东以洛河为界,西接马莲河,南起耀县,北至志丹县,面积约15,800平方公里。本区系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一般为400—70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平均气温7—8℃,最高为36℃,最低为-29℃。无霜期120—160天。春秋多干风。植被属于森林草原型。

    •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深入探讨国土整治的战略问题

      1982(5):51-61. CSTR:

      摘要 (768) HTML (0) PDF 978.13 K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是于光远同志7月7日在国土整治战略问题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我们得到他的同意在本刊刊出。后附《关于国土工作的几个问题》,是他1981年9月在一个研究班上的讲话摘要,在此一并发表,供大家学习。

    • 治理和利用国土的迂回战略

      1982(5):62-67. CSTR:

      摘要 (831) HTML (0) PDF 560.55 K (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对水土的流失和黄河的隐忧大患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对如何治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国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最近国务院又成立机构专司其事。在认识到国土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各种可行而有效之道,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本文略陈所见,不妥之处,供研讨并请指正。举些实例以明究竟第一例安徽省从1950年后陆续兴建了一系列水库,共淹没耕地40余万亩,迁移居民40余万人。移民失去了生产的园地,只得开垦山坡荒地以图生存。地尽之后,继之以毁林。故毁林垦荒,随处有之。他们这种行为,法不可恕,情实可悯。

    • 国土整治与规划

      1982(5):68-72. CSTR:

      摘要 (1109) HTML (0) PDF 459.61 K (8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国以来,不少单位做了好些有关国土的调查研究工作,但总的看来是分散进行,显得有些零敲碎打。现在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央政府的一个主管单位——国家计委国土局的具体领导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把我国国土的整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开端良好,事竟半功”。如何起步,要慎重考虑。国土整治是关于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概括提法。它既包括有关这些方面的调查研究,也包括为实施这些方面而进行的规划。整治不是消极的治理,而要积极地防患于未然,是一项战略措施。我国的国土整治要体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有计划发展,实质上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生态学与国土整治

      1982(5):72-76,95. CSTR:

      摘要 (801) HTML (0) PDF 575.15 K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土整治是个战略方针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国土整治和生态学有密切的关系,从生态学来讲,就是协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最近国际上经常提到一个名词,叫生物圈。所谓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与环境的总体。在所有的行星中,目前知道的只有地球上有人。生物出现的范围只是很小的空间,从地球表面向上不到三十公里,向下不过二三公里。在这个很小的空间里,人是最高级的生物。万物的主宰就是人类。

    • 关于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的战略问题

      1982(5):77-78. CSTR:

      摘要 (1076) HTML (0) PDF 190.62 K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土整治又是经济建设的基础。这两大问题互相联系,关系密切,研究、探讨其中有关的战略问题,将有助于拟订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以下仅就有关的战略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1、研究国土整治战略,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环境问题,这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应当注意的战略思想,也是国土整治的一项战略任务。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创造适宜、优质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应当作为国土整治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 整治山山水水,是发展各项经济建设、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1982(5):79-81. CSTR:

      摘要 (726) HTML (0) PDF 269.24 K (1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千山万水”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即说明山与水是相联系着的。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山山水水利用好,整治好。那么我们利用得如何?是否需要整治?有两种景色摆在我们的面前,一看便知。一幅景色是青山翠谷,绿林清溪,天朗气清,风调雨顺,国土安宁,万物竞生,民富国强;另一幅是荒山秃岭,穷山恶水,旱涝成灾,风沙为害,水土流失严重,大地千沟万壑,万物衰败,民不聊生。

    •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系统观

      1982(5):82-87. CSTR:

      摘要 (860) HTML (0) PDF 544.65 K (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淮海地区,南起淮河,北至长城,西起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东至黄、渤海之滨,包括五省二市,共375个县、市。总面积44.4万平方公里,不足国土5%,但耕地却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22.53%),是魏国最大的冲积平原。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城市很多,交通方便,农业发展潜力很大。问题在于“洪、涝、渍、旱、碱、瘦”,是阻碍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解决办法,众说纷纭。本文拟从系统科学角度,谈点看法。

    • 谈谈治山与治水的关系和山区建设方针问题

      1982(5):87-92. CSTR:

      摘要 (723) HTML (0) PDF 512.06 K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农谚:“水是一条龙,打从山上行,治下不治上,总是一场空。”它生动地讲明了治水与治山的关系。我国解放后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它是正确的。看来,研究水利建设,同时应该认真研究山区建设,把治水与治山结合起来;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应该在每一个小流域治理中体现出来。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及其后果,吸取经验和教训。

    • 高西沟仍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治理榜样

      1982(5):93-95. CSTR:

      摘要 (803) HTML (0) PDF 351.80 K (1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西沟是陕北米脂县高渠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位于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其特点是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耕垦指数较高,干旱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治理前,平均亩产仅40—50斤,常年吃返销粮,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