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
    王万忠 焦菊英
    1996(5):1-20.
    [摘要](1654) [HTML](0) [PDF 1.47 M](3424) [Cited by](190)
    摘要:
    自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IE)提出以来,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得以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地形等因子区域变化很大,很难直接应用USLE.我国的研究者希望在对侵蚀因子进行深入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于我们国家或地区的侵蚀预报模型。本文主要反映和介绍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取得的一些主要进展和成果。
    2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
    张宪奎 许靖华 卢秀琴 邓育江 高德武
    1992(4):1-9,18.
    [摘要](1496) [HTML](0) [PDF 697.69 K](1885) [Cited by](97)
    摘要:
    通过对7年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简称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及黑龙江省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数据;还进行了方程的验证,其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准确率在90%以上,证明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可靠性。该方程的建立,为监测预报水土流失及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和依据。
    3  中国地形起伏度的提取及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刘新华 杨勤科 汤国安
    2001(1):57-59,62.
    [摘要](1345) [HTML](0) [PDF 196.00 K](2758) [Cited by](73)
    摘要:
    基于全国 1:10 0万的栅格数字高程模型 ( DEM)数据,在 ARC/ INFO的 GRID模块支持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经过采样统计,确定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 5 km× 5 km;基于 5 km× 5 km的分析窗口,提取了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完成了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制图;最后对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中国潜在水土流失评价.
    4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内动力作用机制
    张殿发 王世杰 周德全 李瑞玲
    2001(4):1-5.
    [摘要](2152) [HTML](0) [PDF 226.72 K](2116) [Cited by](72)
    摘要:
    特定的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对土地石漠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贵州省土地石漠化集中分布在喀斯特极度发育和构造活动强烈的河流上游及河谷地带。温暖潮湿的季风气候为喀斯特地貌的强烈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溶蚀条件;构造运动塑造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较大地表切割度和地形坡度,为石漠化提供了动力潜能;古环境演化为石漠化提供了丰富的碳酸盐物质;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省发育了4套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纯碳酸盐岩构成喀斯特土地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5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杨子生
    1999(1):1-9.
    [摘要](1473) [HTML](0) [PDF 373.15 K](2035) [Cited by](70)
    摘要:
    滇东北山区是云南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治理计划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水土流失的主体是坡耕地。该项研究通过对32个试验小区连续3a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以及滇东北山区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数据。并进行了方程的验证,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6%以下,表明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可靠性。该方程的建立,为滇东北山区预测预报土壤侵蚀,制定土地合理利用规划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套可靠的科学方法和依据。
    6  USLE模型中植被覆盖因子的遥感数据定量估算
    马超飞 马建文 布和敖斯尔
    2001(4):6-9.
    [摘要](3071) [HTML](0) [PDF 301.89 K](3752) [Cited by](70)
    摘要:
    植被具有截留降雨、减缓径流、保土固土等功能,对水土流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植被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强弱。植被因子是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USLE)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选择相适应的卫星遥感时间和空间分辨率ETM数据可以提取植被盖度参数。一般说来, 归一化植被指数Ic比较真实地表现了影像数据上植被的分布,但是Ic/i>仅仅定性地反映了植被盖度的相对大小,要想量化植被盖度还必须进行野外采样,样方与影像Ic作回归统计分析,建立经验公式,最终反演植被覆盖度。这种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大区域土壤侵蚀的监控和预测。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利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对影像逐个像元中的植被盖度进行计算和提取,提高了模型中植被盖度因子的精度,降低研究成本,进而可以快速地进行土壤侵蚀量变化动态监测。
    7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章家恩 徐琪
    1997(6):46-53.
    [摘要](1411) [HTML](0) [PDF 2.66 M](1182) [Cited by](67)
    摘要:
    生态退化研究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生态退化的研究主要以土壤退化、植被退化、土地退化(实际上仍以土壤退化为核心)的单要素研究为主,而很少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加以研究,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和半定量研究为主,因而不能很好地揭示生态退化的本质规律。目前,退化生态系统和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刚刚起步,对于生态退化的概念与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其研究内容也不明确,生态退化的研究方法和体系还不完善。基于此,该文对土壤退化、土地退化等生态退化的前期研究内容作了简要回顾,对生态退化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了剖析,并对生态退化的层次和范围加以探讨。
    8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
    王国梁 刘国彬 许明祥
    2002(1):1-5.
    [摘要](1396) [HTML](0) [PDF 262.49 K](1888) [Cited by](61)
    摘要:
    经过20a多的人工恢复和封禁措施,纸坊沟流域内的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产生明显影响,植被对土壤养分的作用表现为,在植被作用下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向土壤上层富集,但不同植被对养分的影响不同。从土壤剖面来看,植被对0-20 cm土壤养分作用大于20-40 cm;从植被生活型来看,草本对0-40 cm土壤养分的提高作用大于乔木和灌木。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质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质之间也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0-20 cm相关性好,但20-40 cm相关性较差,说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和分解对土壤全磷和全氮有重要影响。
    9  厚层基材喷射护坡试验研究
    张俊云 周德培 李绍才;
    2001(4):44-46.
    [摘要](1089) [HTML](0) [PDF 156.63 K](1896) [Cited by](59)
    摘要:
    以内昆线横江车站路堑岩石边坡为试验点,设计了厚层基材喷射种植基各组分配比,采用湿喷法进行厚层基材喷射护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厚层基材喷射对岩石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厚层基材各项指标均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条件,防护效果显著。
    10  中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进展
    杨勤科 李锐
    1998(5):13-18.
    [摘要](1281) [HTML](0) [PDF 250.34 K](2535) [Cited by](58)
    摘要:
    近代中国土壤流失定量评价始于本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土壤评价统计模型的研究开发,80年代末开展了土壤侵蚀预报物理模型的探索,同时还在较大区域(如黄图高原)乃至全国尺度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评价研究。中国土壤流失与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研究可概括为3个层次: 地块—小流域—区域(或国家),2种类型: 统计模型;物理模型。进一步的研究应致力于国外模型的引进,解决模型的统一和通用性问题,加强遥感与GIS技术的应用,并建立完整的中国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系统。
    11  固氮植物篱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效果研究
    孙辉 唐亚 陈克明 何永华
    1999(6):1-5.
    [摘要](1205) [HTML](0) [PDF 207.70 K](1775) [Cited by](58)
    摘要:
    土壤侵蚀是坡耕地土壤退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坡耕地的实验表明,沿坡耕地等高线种植高密度高固氮植物篱并合理经营,可有效防治土壤侵蚀。1997年植物篱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减少到对照的14.5%~23.9%,1998年侵蚀量仅为对照的1%~3%.坡耕地土壤侵蚀集中发生在雨季中期。土壤侵蚀过程也是土壤养分加速流失的过程,分析表明流失土壤中全氮和有机质在侵蚀土壤中含量分别是表土平均含量的2.3倍和2.47倍以上。在培植等高植物篱系统后,经过4~7a的正常耕作,坡耕地可形成以植物篱为地埂的梯地。
    12  不同比例尺DEM提取地面坡度的精度研究——以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试验为例
    汤国安 杨勤科 张勇 刘咏梅 刘新华
    2001(1):53-56.
    [摘要](1411) [HTML](0) [PDF 196.45 K](2069) [Cited by](53)
    摘要:
    以陕北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试验样区,采用高精度 1: 1万 DEM所提取的坡度为准值,应用多层面复合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该地区 1: 5万 DEM提取地面坡度的误差特征与纠正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所获得的不同空间尺度下 DEM所提取坡度值的转换图谱,可对 1: 5万 DEM计算的地面坡度统计值进行有效修正。该成果对于 DEM数据在水土保持领域若干应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路线.
    13  草本植物根系网固土原理的力学试验探究
    程洪 张新全
    2002(5):20-23.
    [摘要](1562) [HTML](0) [PDF 181.49 K](2498) [Cited by](53)
    摘要:
    通过试验测定了生物软措施草本植物根系的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作用下根系断裂面直径,计算植物根系最大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香根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85mPa>假俭草27.3m Pa>白三叶24.6mPa>莎草24.5mPa>宜安草19.7mPa>马尼拉草17.5mPa>狗牙根13.4mPa。土壤剪切力试验表明香根草根系+沙土处理>沙土对照,香根草根系+黏土>黏土对照。探讨了草本植物根系网的固土性能,提出根系最大抗拉强度代表根系材料的受力潜能,可作为评判根系网的固土刚性的一个有效指标,为利用生物软措施代替或部分代替工程措施的作用,固土护坡防止土壤侵蚀及滑坡崩岗的灾害治理提供了力学理论依据
    14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
    2002(4):6-9.
    [摘要](1138) [HTML](0) [PDF 192.48 K](1912) [Cited by](50)
    摘要: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王东沟小流域内,土壤剖面中 0-2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2 m以下土层,由于没有水分补给,相对比较干燥。该流域内农地的土壤贮水量高于草地,草地高于果园地,林地的土壤贮水量最低。而在同一地理位置,土壤的水分分布又受坡度、坡向、坡位、植被类型、植被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特性
    15  喀斯特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蓝安军 熊康宁 安裕伦
    2001(6):19-23.
    [摘要](1251) [HTML](0) [PDF 258.83 K](1925) [Cited by](46)
    摘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建立了全省1∶10万喀斯特石漠化数据库。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导致石漠化的影响因子,确立指标体系,指出地表植被覆盖率、喀斯特面积、河网密度、未利用地、耕地面积、平均海拔高程、土地垦殖率、草地和≥25°坡地面积等9个因子是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驱动力。建立了喀斯特石漠化动力指数模型,计算出了各因子对石漠化的贡献值,指出石漠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建动力指数模型输出结果与遥感调查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石漠化动力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石漠化过程,可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6  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的研究
    白红英 唐克丽 陈文亮 查轩 史瑞云
    1991(3):14-19.
    [摘要](1769) [HTML](0) [PDF 2.50 M](1350) [Cited by](42)
    摘要:
    本文采用人工降雨室内试验,研究了坡地土壤侵蚀与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养分的流失过程。坡度、雨强对其流失过程的影响;比较分析了裸露坡地及沙网覆盖两种处理的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结果表明:随坡度,雨强增大,养分流失量也增加;试验小区覆盖纱网消除雨滴动能后,土壤养分流失量比裸露坡地减少60%左右;养分流失量与土壤流失量呈正相关,多数泥沙样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高于土壤中养分含量,尤以有效磷更为显著。
    17  土壤侵蚀的坡度界限研究
    曹文洪
    1993(4):1-5.
    [摘要](1232) [HTML](0) [PDF 2.47 M](1342) [Cited by](42)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土壤侵蚀坡度界限不是一个常数,是与坡面径流深、泥沙粒径以及植被等因素存在一定函数关系,得出坡度界限大于40°。
    18  晋陕蒙能源基地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综合评价
    傅耀军 李曦滨 孙占起 白喜庆 方大云 李连娟
    2003(1):32-35.
    [摘要](1269) [HTML](0) [PDF 190.01 K](2024) [Cited by](38)
    摘要:
    晋陕蒙能源基地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是该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而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必将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根据1987年、1992年和1999年3期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功能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该区水土流失现状,初步揭示了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结合调查成果,研究了矿山开发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预测评价,为该区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19  水资源脆弱性及其定量评价
    刘绿柳
    2002(2):41-44.
    [摘要](1073) [HTML](0) [PDF 186.72 K](2278) [Cited by](37)
    摘要:
    总结了水资源脆弱性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水资源脆弱性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应拓宽范围,加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参考目前水资源脆弱性研究的成功与不足,重新定义了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用来描述在发生水灾、旱灾或水资源受到过度开发或污染时,系统本身所表现出的结构和功能易于受到破坏的性质、缺乏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等,扩展了水资源脆弱性的研究范围。为了便于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建立了易于操作、可比性强、综合全面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一种定量综合评价方法。
    20  小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章文波 刘宝元 吴敬东
    2001(6):60-63.
    [摘要](1334) [HTML](0) [PDF 182.98 K](1888) [Cited by](36)
    摘要:
    选择北京密云、怀柔的2块农地作为样地,对照相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将之与目估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照相结合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便捷客观,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最大绝对误差不到5%,而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不可靠性,不同人的目估结果有明显差异。图像分类计算覆盖度的最大误差只相当于个人目估最大绝对误差的10.9%,相当于7人目估平均最大绝对误差的43.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