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论水土保持在江河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996(6):1-6.

      摘要 (1129) HTML (0) PDF 506.73 K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在肯定江河治理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指出尚存在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许多突出问题。作者用辩证法的观点在对江河治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水土保持是减轻水旱灾害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江河治理的根本。

    • 黄土高原粮食供求前景分析

      1996(6):7-11.

      摘要 (1129) HTML (0) PDF 467.37 K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多年的研究积累,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的现状与潜力,以及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趋势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到2000和2010年人均可保有粮田0.17hm2和0.15hm2,粮食生产力至少可分别达到2520kghm2和3470kg/hm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控制到《中国计划生育纲要》(1995~2000年)规定的目标,人均粮在两个时段将分别达到400kg和500kg以上。结论是:黄土高原未来的粮食能够充分地养活其人口。

    • 黄土高原沟道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变化的统计分析

      1996(6):12-18.

      摘要 (1070) HTML (0) PDF 406.03 K (10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子洲团山沟、蛇家沟、刘家沟、岔巴沟等4个不同等级沟道1963~1969年30多次降雨的产流产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黄土高原沟道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变化的基本特征。

    • 太行山低山石灰岩区水土保持林地类型研究

      1996(6):19-25.

      摘要 (828) HTML (0) PDF 505.16 K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太行山低山石灰岩区水保林定性和定量兼有的13个变量,170块标他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该区的水保林进行排序,结果表明,<=500m丘陵区可划分为四个类型:灌木盖度>20%侧柏、山皂荚乔灌草型;灌木盖度<=20%侧柏、白草乔草灌型;少枯落物荆条,酸枣灌草型;无枯落物白草荒坡型。501~800m浅山区可划分为四个类型:灌木盖度<=10%侧柏、油松、荆条乔草灌型;灌木盖度>10%荆条、黄栌、酸枣灌草型;土层厚度>10cm白草、黄背草、竹叶草草坡型;土层厚度<=10cm于瘠荒坡型。所划类型,经t检验,差异显著,特征明显。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回判率较高,符合石灰岩区水保林实际情况。据调查分析,该区最佳水保林模式应是以乔草灌搭配的类型。

    • 秦王川大规模农垦中土壤风蚀初研

      1996(6):26-30.

      摘要 (758) HTML (0) PDF 437.07 K (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在大规模农垦中的秦王川为一较强风蚀区。旱地改水地过程中完全清除了砂砾覆盖层的新垦区土壤抗蚀能力极差,土壤侵蚀机理与强度产生了本质性变化,90%左右的土壤物质有遭受风蚀和参与大气的远程输送的潜在威胁,风的阵性波动和风热条件组合吻合于耕播过程构成较强的侵蚀力。土壤日均侵蚀深度0.03mm,月侵蚀量12.24t/hm2。侵蚀过程表现为蚀积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与风速变化的关系并无明显规律,人类不合理的灌溉耕作过程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 坡耕地聚流覆盖型改造利用技术模式研究

      1996(6):31-35.

      摘要 (1087) HTML (0) PDF 414.81 K (1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坡耕地是半干旱山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农耕地,也是山区的低产田。本文提出了聚流与覆盖相结合,果粮间作立体开发的坡耕地改造利用模式,达到了治理和开发同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研究明确了果粮间作冠下区、近冠区和远冠区的合理立体植被覆盖结构和不同坡度下隔坡水平沟聚流工程模式。该项技术控制坡耕地径流量98.6%~99.1%,减少土壤侵蚀量93.1/95.8%,并使单位面积纯收益比对照坡地春玉米、坡地地膜玉米分别提高64.19%和31.2%。

    • 早熟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和地膜水分效应

      1996(6):36-42.

      摘要 (820) HTML (0) PDF 501.26 K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宁南干旱山区早熟丰产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活动时期,它与区域的降雨和分配有极强的相似性。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作可以分为速变层(0~20cm),缓变层(20~120cm)和相对稳定层(120~200cm)。并研究了各个层间的水分的关系。早熟丰产马铃薯的耗水量约为312~394mm。前期主要来自灌水补充的底墒,后期来自降雨。地膜覆盖技术比露地更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水分生产率高,在干旱山区发展集水窑窖灌溉结合地膜技术推广早熟马铃薯,提高商品率,增加收入,前景广阔。

    • 松辽流域风蚀量与下垫面关系的综合分析

      1996(6):43-47.

      摘要 (792) HTML (0) PDF 349.22 K (1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松辽流域风蚀图斑资料的收集,运用线性模型理论,对该地区土壤风蚀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垫面备因素与风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风蚀量的主导因子是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并可利用设计的数学方程,对该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风蚀量进行预测。

    •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1996(6):47-47.

      摘要 (1234) HTML (0) PDF 5.57 M (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分析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成因。并针对该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战略措施与耕作、生物、工程等具体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 大岔沟侵蚀地貌分析与治理措施优化配置

      1996(6):48-58.

      摘要 (901) HTML (0) PDF 290.03 K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美国地理学家strahlera.N.创立的高程积分法,对大岔沟的侵蚀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研究,为大岔沟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大岔沟治理度高达94.04%,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每年可拦蓄径流4000m3,促进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

      1996(6):59-64.

      摘要 (1314) HTML (0) PDF 500.54 K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祁连山东南,高寒干旱,四面环山,植被良好,历来是青海省的优良天然牧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近代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致使本来就很脆弱的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风沙侵蚀加剧,水质污染,湖水下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生产力下降,著名鸟岛,名存实亡。直接制约着青海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发展当地农牧业生产,使群众富裕起来,必须依法治林治草;用生态工程原理,因地制宜种草种树,育林育草;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草原,恢复植被,减轻风蚀。

    • 滦平县潮滦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开发

      1996(6):65-67.

      摘要 (1075) HTML (0) PDF 248.57 K (10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潮、滦河流域,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八五”期间,在滦平县进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采取了开发型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治理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经济为目的。具体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开发荒山发展林果业;种草养畜。“八五”结束时,工程区内种植业每hm增值2550元,林业每hm增值1330元,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1646t/(kmhm2·3)降至65lt/(kmhm2·a)取得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小流域经济系统得以持续发展。

    • 关于土壤可蚀性指标的讨论

      1996(6):68-72.

      摘要 (1054) HTML (0) PDF 434.88 K (1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对主要土壤可蚀性指标进行了评述,指出土壤的可蚀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同一土壤在不同侵蚀动力条件下,其抗侵蚀能力是不同的。每一土壤均具有抗蚀性和抗冲性,在土壤侵蚀过程中,何者居主导地位,主要取决于侵蚀动力的方式和强度。建议加强利用人工降雨等手段对不同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的土壤可蚀性进行系统研究,并使其标准化、定量化,为土壤侵蚀量预测和坡地治理开发服务。

    • 以色列节水高效农业简介

      1996(6):73-75.

      摘要 (1315) HTML (0) PDF 242.11 K (1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色列是世界上农业节水的典范,该文简要介绍了以色列节水高效农业的特征,包括高效输水用水、节水创汇、雨养农业和新的水资源开发等。此外.对农业科研与交流的概况也进行了分析。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