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5):1-4.
摘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和加剧,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据历史资料分析,长江流域在公元 10世纪前植被茂密,水土流失轻微;公元10-17世纪,水土流失有所发展;特别是17世纪中叶以来,人口剧增,山丘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逐渐成为重大环境问题。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2002(5):5-8.
摘要:长武王东沟小流域试验示范区围绕高原沟壑区区域特点,探索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模式,进行深层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现在的粮、果、工副三元产业结构阶段;根据不同降水年型旱作生产力的特性,提高水肥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旱作产量潜势的高实现率,15a平均粮食单产达到4100kg/kmsup>2,在人均旱作粮田仅为 733msup>2的条件下,做到粮食基本自给;根据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特点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建设,高标准地完成了塬、坡、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43%,水保治理度达92%,土壤侵蚀模数降至504t/(km2·a),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十分显著。
2002(5):9-11.
摘要:长江流域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引起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生态的修复能力,大面积迅速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正是顺应时代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缓慢这一重大问题的最为有效途径。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类型繁多,大部分地区植物可全年生长,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态的自我修复。多年的实践表明,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主要对策是全面规划,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禁治理,合理解决好农村燃料、饲料和木材等问题,积极营造适应生态修复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002(5):12-14.
摘要:分析了防洪与抗旱之间的关系,认为用反疏浚理论与反疏浚工程增大地下水蓄积量是根治正在年年升级的旱情的重要举措,传统工程与反疏浚工程相结合,安全、科学地调控地下水在陆地空间场的时间分布可解除旱情对海河等流域工农业的瓶颈制约
2002(5):15-19.
摘要:采用土钻法对渭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的刺槐根系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阳坡立地上的根系密度和生物量均小于阴坡立地;不同林龄根系分布在深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其根系的生物量和根系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立地上刺槐的根系消弱系数(root extinction coefficient)β值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阴坡立地的β值均在0.982以上,而阳坡立地上的β值则一般小于0.982,说明阴坡立地上的刺槐根系分布深度要大于阳坡立地。其细根 (Φ<1mm)的分布深度大于较粗根系 (Φ<3mm)的分布深度,有利于刺槐对深层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适应干旱环境,促进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
2002(5):20-23.
摘要:通过试验测定了生物软措施草本植物根系的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作用下根系断裂面直径,计算植物根系最大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香根草根系平均抗拉强度85mPa>假俭草27.3m Pa>白三叶24.6mPa>莎草24.5mPa>宜安草19.7mPa>马尼拉草17.5mPa>狗牙根13.4mPa。土壤剪切力试验表明香根草根系+沙土处理>沙土对照,香根草根系+黏土>黏土对照。探讨了草本植物根系网的固土性能,提出根系最大抗拉强度代表根系材料的受力潜能,可作为评判根系网的固土刚性的一个有效指标,为利用生物软措施代替或部分代替工程措施的作用,固土护坡防止土壤侵蚀及滑坡崩岗的灾害治理提供了力学理论依据
2002(5):24-28.
摘要:漓江上游植被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丛等 5种类型。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水文特征与功能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降水再分配、水量平衡和水文综合调节功能等的差别上。森林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随森林水文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在评价各种植被类型水文功能的基础上,指出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水文功能最佳的植被类型。针对漓江面临的生态问题和漓江上游森林植被功能现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对策
2002(5):29-31,35.
摘要:以甘肃省为对象,选择了湿润指数、大风天数、土壤质地和冬春季地表植被覆盖度做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并对单因子敏感性和综合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以高度敏感为主,陇中、陇东黄土高原以中度和轻度敏感为主,祁连山地、陇南山地和甘南高原为轻度敏感或不敏感
2002(5):32-35.
摘要:拟建的黄河大柳树水利工程对于黄河流域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库区、灌区群众生存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水利工程移民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人 -地关系模型计算了大柳树工程移民前后对安置区产生的人口胁迫力变化,结果表明,移民使安置区土地的人口压力增加了 3.9倍。移民居住点、交通设施等的建设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也可能导致安置区的土地荒漠化,因此,必须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土地压力、防止土地荒漠化。
2002(5):36-39.
摘要:生活用雨水集流系统设计计算的任务,就是确定最优的集流场面积和贮水窖容积,即满足生活供水需求的集流场面积和贮水窖容积的最小值。以频率为 75 %和 95 %的特征水文年为基本计算年份,以降雨期的降水量、间雨期持续日数、最大间雨期日数和人均日需水指标为参数,根据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出豫西山地各代表站的最优贮水窖容积和最优集流场面积。
2002(5):40-41.
摘要:针对沿海平原沙土区土质沙松、土颗粒间凝聚力小,河堤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研制、开发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在河堤坡岸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5):42-45,50.
摘要:阐述了构建网络化土地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基于 Intranet的网络化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原理,并进行了网络化土地信息系统的初步实现,对我国的网络化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002(5):46-50.
摘要:坡耕地退耕还林 (草)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实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方法之一,如何快速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是实施这一工程的关键所在,传统的统计法和图上量算法均无法满足科学高效的要求。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特点,研究并探讨了应用 GIS技术实现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快速清查的工作过程及关键技术,以期为在全区实现土地资源调查、规划、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标准化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依据
2002(5):51-54.
摘要:以往的土壤分类与等级综合评价多是建立在模糊数学 (Fuzzy)基础上的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权重矩阵人为干扰,导致分类与评价结果的人为倾向。本文将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PPE)应用到土壤学科领域,利用改进的加速遗传算法 (RAGA)优化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通过寻求最优投影方向及投影函数值来实现对土壤的分类与等级评价,避免了主观赋权的人为干扰,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土壤分类与等级评价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
2002(5):55-56,73.
摘要:作者从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山体缺口探讨综合整治技术中的措施形式、生态恢复重要性
2002(5):57-60.
摘要:湖南湘资沅澧四水均属山区暴雨型河流,汛期洪涝灾害频发。通过对四水流域近数 10 a洪涝灾害资料分析表明 :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且具有多发性、共生性与地域差异性的整体特征。在时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连年性和循环周期性;在空间分布上,中上游山丘区山洪灾害频发,中下游河谷平原洪涝灾害交织,下游尾闾洪溃涝渍灾害并发。随着时间的演进,洪涝灾损和发生频率均呈明显的增大趋势,据此提出了减灾战略以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2002(5):61-65.
摘要:通过皖西江淮分水岭易旱区旱灾机制的分析,认为复杂的自然条件直接造成旱灾频繁,水利设施不配套降低了抵御旱灾的能力,现有土地利用模式加剧了旱情。在此基础上提出旱灾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开源节流,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2)建设造纸林基地,改善生态环境。 (3)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4)改革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
2002(5):69-73.
摘要:以闽南地区有代表性的永春县为例,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在划分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区的资源特点,提出了以可持续性高优立体种养业、名优水果为中心的林果业、节粮型畜牧业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等 4种发展模式
2002(5):78-78.
摘要:黄占斌,男,博士。1961年3月7日生于陕西武功。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 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2(5):78-78.
摘要: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艰巨的生态工程,其首要目标就是要改善和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必需的生态支撑和生态保障,以免重蹈一些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污”的覆辙,最终达到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三赢”目标。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