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对黄土高原东部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皇甫川流域的土壤侵蚀的严重退化,进行了全面论述。文中指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350年后土壤资源将濒临枯竭。拯救和保护土壤资源刻不容缓。通过土壤资源的适宜性评价与土壤利用现状比较,指出土壤资源利用不合理是导致土壤侵蚀退化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了以生态学观点为指导,防治土壤侵蚀退化为目的,建立自给和半自给型的农业,保护型的林业,商品性的牧业为总方针,进行高效生态农业的土壤改良、利用和保护的途径与措施,为黄土高原地区制定国土整治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摘要:本文研究了黄河干支流悬移质泥沙(采自1983年)和流失地土壤的颗粒组成与养分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下拧河床淤积的泥沙以0.05—0.25毫米的颗粒为主,大于0.25亳米的颗粒组成低于1%,它们与流失地耕层土壤、黄土沉积物及风积砂的颗粒组成类同。皇甫川与窟野河的泥沙中可见到产自基岩剥蚀物的大于0.25毫米的粗颗粒,但在黄河干流中基本未见。为进一步查明黄河下游河床粗颗粒泥沙的来源,应划分大于0.25毫米粒径的粗颗粒。黄河大部分支流泥沙中的有效养分接近耕层的低限或平均水平,其中速效碘为耕层含量的2倍以上。加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对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和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摘要:通渭县农业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基本运行的180对仿真数据与前15年的统计数据比较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有效度为85%,可用于预测。该县农业发展的4种选择方案——农主型、林主型、牧主型和综合型,在IBM PC/XT计算机上进行1985—2030年仿真实验。文中分别讨论了几种主要目标——农林牧各业的土地利用面积、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在3个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和2030年的动态变化趋势。应用多目标模糊评审技术确定了4种方案的最佳选择。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可行性的总体效益权衡,综合型方案最好,可以作为该县农业发展模式。预计到本世纪末和2030年,该方案总产值将分别增加1.56倍和5.54倍。
摘要:长江流域现已研究过的滑坡有1,203处,主要分布在上游西部地区,数量多,规模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规模多为中小型,但涪陵—南津关的长江两岸斜坡部分地区有上千万立方米的大型和特大型滑坡;东部区滑坡分布更少,规模以几万到几十万立方米居多。这是由于新构造活动、岩土体稳定性、斜坡形态、降雨强度、河流侧向侵蚀和人为活动对斜坡变形的影响所致。随着经济和工程活动增多,流城内的滑坡有急剧发展趋势。
摘要:云南省是我国山崩滑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山崩滑坡5,000余处,其中成灾的有200余处。一般以中小型为主,少数山崩滑坡体积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些山崩滑坡中,大多数为古滑坡多期复活,仅少数为近代新生,目前正处于活跃期,有逐年增多的发展趋势。防治对策主要有,认真研究山崩滑坡的演变规律;做好预测预报,组织撤离疏散;大面积植树造林,疏浚水道,防治渗漏;对典型山崩滑坡综合治理,取得成效,逐步推广。
摘要:从拟建三峡大坝坝址三斗坪到重庆,长约600公里的长江河谷两岸,计有滑坡崩塌214处,占据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总方量达13.52亿立方米;河谷平均每公里有滑坡崩塌0.36处,土石方量225.32万立方米。在214处滑坡崩塌中,有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36处。它们集中分布于构造急剧转弯部位,背斜倾没端,向斜翘起端,几组构造线交叉复合地段,构造盆地的边缘和新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上升区。整个河谷岸坡的破坏方式,以基岩顺层滑坡为主,基岩切层滑坡不多;其次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滑坡,约占总滑崩方量的17.73%;崩塌仅占8%左右。这些滑坡崩塌,尤其是大型和特大型滑坡,集中分布在库区的要害部位,对大坝库区的安全有影响。
摘要: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但洪水灾害威胁严重。因此,对长江的洪水灾害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理。但是,治理长江的洪水灾害,是不是非建三峡工程不可?调查中,一些专家、学者对如何治理长江的洪水灾害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据四川、湖北两省气象部门反映,长江造成灾害的洪水有几个主要来源:一是川江,二是汉.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