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水土保持专家郑粉莉研究员:关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省区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2007(3).

      摘要 (569) HTML (0) PDF 649.85 K (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试验研究
    •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入渗特征的变化

      2007(3):1-5,31.

      摘要 (1207) HTML (0) PDF 569.15 K (1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将黄土丘陵区1,4,8 a退耕地上的植物群落组成演替序列,并以当地较稳定的天然狼牙刺群落和人工柠条群落作对照,用圆盘入渗仪(Z-700)对上述群落下土壤稳定入渗过程和入渗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1)天然狼牙刺群落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小于人工柠条群落下的稳定入渗速率,因为人工柠条群落生物量较高,植被对土壤的改善作用更大。(2)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的平均入渗速率和饱和导水率也在增加,其中1,4,8 a退耕地上饱和导水率分别达到狼牙刺群落下的52%,74%和98%。稳定入渗率能够达到狼牙刺群落下的57%,88%和91%。说明随着退耕地上植被的恢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不断提高。(3)土壤的入渗特征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很大。其中土壤孔隙度对土壤稳定入渗影响最大,因为随着退耕地植被的恢复,通过根系的穿插分割作用,以及根系死亡后形成的生物性大孔,使土壤中有效孔隙数量不断增加,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提高。

    •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前期群落异质性研究

      2007(3):6-12,46.

      摘要 (1056) HTML (0) PDF 352.90 K (1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前期8块样地进行了群落间异质性和群落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间异质性大于群落异质性,且群落间异质性与环境因素差异多数为正相关,说明环境对撂荒演替前期群落组成与结构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群落间异质性主要是群落组成异质性,有49.6%是由环境差异引起的。土壤全氮、磷和钾含量与群落间组成异质性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氮、磷和钾肥对撂荒演替中群落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应注意肥料施用,特别是氮肥的施用。

    • 植被恢复对侵蚀坡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2007(3):13-17.

      摘要 (1113) HTML (0) PDF 462.20 K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价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对放牧和不同植被类型互作的反应,选择四川省西昌市西溪乡牛郎村马家松坡放牧丘陵坡地,分别在坡顶、上、中、下部各层采集有乔木(桉树)、灌木(米油枝)、草本3种类型植被覆盖以及无植被覆盖的0-5 cm表层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结果表明,植被对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米油枝>草本植物>桉树。米油枝、草本植物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桉树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则比较小。不同坡位对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容重变化为:米油枝下土壤<桉树下土壤<草地<裸地。米油枝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而在不同坡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对放牧的反应不同。放牧显著降低了桉树林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的含量,对米油枝和草本植物覆被下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不显著。

    • 沙棘-侧柏混交林生物量、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

      2007(3):18-23.

      摘要 (938) HTML (0) PDF 1.46 M (1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黄土高原17 a生的侧柏纯林作为对照,对沙棘-侧柏混交林中的侧柏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侧柏平均树高比纯林的高25.80%,平均胸径大36.88%,林分生物量高128.23%,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侧柏纯林;混交林地与侧柏纯林地相比,土壤各层容重减小,而总孔隙度、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含水量、毛管含水量、最小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侧柏纯林中根径≤1 mm和1~3 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0-60 cm土层内,而混交林在0-180 cm的范围内分布相对更深,更均匀;根径≥3 mm的根系侧柏纯林与混交林具有较为相似的垂直分布特征。混交林中根径≤1 mm和1~3 mm的根系水平分布范围相对纯林的更大,而根径≥3 mm的根系的分布范围较小。

    • 流固耦合对加筋土边坡力学行为影响的弹塑性分析

      2007(3):24-26,35.

      摘要 (988) HTML (0) PDF 515.63 K (1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在考虑地基土体中流体与固体耦合作用情况下加筋土边坡的力学行为,采用Biot固结理论说明了土体中流体与土体耦合作用的机理。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在考虑地基土体中流固耦合作用及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2种情况下,土体的侧向位移、沉降及筋材应变等特点,并与试验路的测试数据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分析与实际情况更吻合。所以,在今后加筋土边坡的力学行为分析中,应尽可能计入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对加筋土边坡的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小浪底库区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流失特征研究

      2007(3):27-31.

      摘要 (1000) HTML (0) PDF 851.17 K (1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撂荒荒坡、林草间作、农林间作、造林林地和坡耕地翻耕种植玉米、坡耕地翻耕休闲6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流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坡耕地及农林间作下地表径流中的有效钾和硝态氮含量高于撂荒荒坡、林草间作和造林林地。(2)撂荒荒坡、林草间作和造林林地沉淀泥沙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其它3种利用方式。(3)径流液养分和沉淀泥沙养分含量产流初期达到高值,之后趋于稳定。(4)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富集比在1.01~1.43之间,不同利用方式下富集比差异不大。

    • 松华坝库区土壤氮磷累积特征与流失风险研究

      2007(3):32-35.

      摘要 (1072) HTML (0) PDF 988.14 K (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松华坝水库库区土壤的N,P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整个库区土壤(0-20 cm)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79 g/kg;NH4-N含量平均值为13.55 mg/kg;NO3-N含量平均值为7.29 mg/kg。全氮含量依次为:粮田>果园>菜地;NH4-N含量依次为:果园>粮田>菜地;NO3-N含量依次为:果园>菜地>粮田。(2)整个库区土壤(0-20 cm)全磷平均值为1.60 g/kg;速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0.36 mg/kg。全磷含量依次为:粮田>果园>菜地;速效磷含量依次为:菜地>粮田>果园。(3)入库河流的全N含量最初为Ⅱ类水,但是在入库口全N含量为Ⅴ类水。入库河流的全P含量最初为Ⅱ类水,全P含量最高为Ⅲ类水,入库口水质全P下降为Ⅲ类水。

    • 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

      2007(3):36-41,58.

      摘要 (1192) HTML (0) PDF 1.03 M (1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侵蚀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而湖泊(水库)沉积物作为流域物质迁移的“汇”,可以连续、高分辨率地记录流域土壤侵蚀的信息。通过湖泊沉积指标的研究,可以反演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演化规律。与流域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可对流域土壤侵蚀发生机制等做出科学论断,为目前水土流失治理等提供参考依据。介绍了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研究、矿物与磁性分析、粒度分析、孢粉、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瞻望。

    • >研究简报
    • 基于GIS和USLE模型对滇池宝象河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2007(3):42-46.

      摘要 (1102) HTML (0) PDF 1.08 M (1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滇池已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也是云南省9大高原湖泊治理的重中之重。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水土流失则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占非点源污染总量的80%。运用GIS栅格模块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USLE模型的各个因子进行图形运算,估算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983.51 t/km2,侵蚀强度为轻度,占流域面积91.53%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在轻度以下,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52.80%;而流域47.2%的土壤侵蚀来自于占流域面积8.5%的中度以上侵蚀区域。

    • 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2007(3):47-51.

      摘要 (827) HTML (0) PDF 422.99 K (9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信息量方法建立了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分析、罗列影响滑坡侵蚀形成的因子,计算各因子所提供的滑坡侵蚀发生的信息量,筛选与滑坡侵蚀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第二步将研究区进行区段划分,计算每一区段各因子信息量的总和,其大小反映了各区段滑坡侵蚀的强烈程度,各区段的集合即为整个研究区的滑坡侵蚀强烈程度--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用建立的定量评价模型对铜川市滑坡侵蚀进行定量评价,将研究区82.5 km2分为:剧烈侵蚀区13.0 km2(占15.76%),强烈侵蚀区20.0 km2(占24.24%),中度侵蚀区25.25 km2(占30.61%),轻度侵蚀区6.0 km2(占总面积的7.27%),微弱侵蚀区18.25 km2(占22.12%)。铜川市滑坡侵蚀中等以上强度区面积58.2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61%,说明铜川市滑坡侵蚀非常剧烈。

    • SWAT径流模拟及其对流域内地形参数变化的响应研究

      2007(3):52-58.

      摘要 (1359) HTML (0) PDF 1.43 M (20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一个集成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的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较强物理机制的先进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为了进一步研究流域尺度内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深入了解流域水文时空过程与气象、地-气界面条件及流域地貌特征间的关系,选取汉江上游马道流域,运用AVSWAT2000版模型进行1981-1985年间的年、月径流模拟,以月径流模拟的N-S模型效率系数为主要指标,率定出月模拟效果最佳时的各参数值。在此基础上从马道出水站点沿主河道往上游再选取6个控制点,运用River Tools软件提取出各个控制点控制流域和地形参数,分析参数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用前面率定好的参数来模拟各个控制点处的出口流量,分析径流对地形参数变化的响应关系,并提出了归一化径流-河道总长比指数。该指数受到河源密度的影响,在流域内的变化趋于常数1。

    • 桂梧高速公路高边坡加固中的框架锚索技术

      2007(3):59-62.

      摘要 (1108) HTML (0) PDF 375.48 K (1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公路工程高边坡治理技术中的锚索框架加固方法,通过相应设计和施工工艺在实践中的运用,达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验证。从工程实践中说明了锚索框架加固高边坡技术的有效性,为高边坡的防护治理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经验。

    • 三岔河小流域水土保持基础效益评价研究

      2007(3):63-64,74.

      摘要 (871) HTML (0) PDF 644.37 K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建立的不同措施的径流小区的监测,选择具有典型黑土的黑龙江省宾县三岔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地埂植物带、荒山灌木埂、横垄、水平坑(坑内植树)、裸地、顺垄6个小区进行了为期2 a的观测。经实测分析计算得出:相对于裸地来说,水平台田、荒山灌木埂、横垄、地埂植物带和顺垄减少侵蚀量分别为99.14%,97.65%,90.66%,87.7%和58.72%,减沙保土效果最好的是水平台田,顺垄保土效果最差。

    • 海晏县耕地变化驱动力模型及因子分析

      2007(3):65-68.

      摘要 (972) HTML (0) PDF 1003.05 K (1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多元统计学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海晏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海晏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海晏县除进入模型的总人口、年末存栏羊数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决定因子外,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也是该县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最后探讨了该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 咸阳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2007(3):69-74.

      摘要 (1056) HTML (0) PDF 1.17 M (1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质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有着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影响咸阳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将信息扩散与模糊综合评价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区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咸阳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模型充分考虑周围土地单元的致灾因子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利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考虑了多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可食松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2007(3):75-78.

      摘要 (657) HTML (0) PDF 271.43 K (1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2 a生可食松(Pinus edulis)苗木高、地径以及分枝数等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并且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苗高生长时期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可食松苗木高生长具较为明显的二次生长的特性,但高生长增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次快速生长期(0411-0630),生长增量为5.64 cm,占全年高生长增量的70.41%,是苗高生长的关键时期。地径生长也具有和高生长相近的特点,且地径生长表现出来和高生长相协调的特性。

    • 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的BP神经网络模拟

      2007(3):79-83.

      摘要 (1037) HTML (0) PDF 799.04 K (1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黄土高原韭园沟流域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输入模型变量流域次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对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量进行了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所建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近似揭示复杂非线性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系统的产沙规律,为建立较高预报精度的黄土高原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预报模型提供了依据。

    • 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2007(3):84-87,92.

      摘要 (1296) HTML (0) PDF 1.40 M (1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沂蒙山区遥感影像解译和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等资料,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的基础上,选择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值、坡度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建立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方法对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单因子进行计算,并将各因子进行栅格化。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5个等级区域,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侵蚀敏感区的空间分布。

    • 塔里木河流域2003年虚拟水计算初探

      2007(3):88-92.

      摘要 (1094) HTML (0) PDF 306.47 K (1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要介绍了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根据2003年塔里木河流域的资料,计算了主要农产品单位质量的虚拟水含量、城乡居民消费的虚拟水含量和生产产品的虚拟水含量。(1)与西北其它地区相比较,塔里木河流域生产单位质量的农产品虚拟水含量相对较低。(2)从塔里木河流域虚拟水消费总量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相差不大,分别为3.71×109m3和3.30×109m3。而其中一些消费产品,如粮食、猪肉、家禽、鲜蛋、糕点和鱼虾等的消费在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全社会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实际生产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7.01×109m3和2.20×1010m3。可以看出在塔里木河流域实际生产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远远大于各项消费的总虚拟水含量。

    • 投影寻踪技术在松嫩平原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

      2007(3):93-96123.

      摘要 (1043) HTML (0) PDF 819.33 K (1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松嫩平原西部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特征和水资源条件,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投影寻踪技术,采用实码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将方案多维评价指标值综合为一维投影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实现方案的优选。研究表明,投影寻踪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权重的人为干扰,通过优化排序实现对评价结果的定量化表征。

    • >水保监测
    • 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同边坡风力侵蚀特性--以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为例

      2007(3):97-101.

      摘要 (1204) HTML (0) PDF 713.12 K (1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风力侵蚀的规律,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为研究区段,通过10个小区的风蚀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边坡的平均风蚀量,探讨了不同边坡的侵蚀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边坡的平均风蚀量。不同边坡土壤风蚀量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没有任何措施的松散堆积物的土壤风蚀量明显大于其它边坡。六棱砖防护措施防风效益最好,拱形框架梁防风效益次之,采用机械压实的办法防风效益最差。在降低土壤风蚀起始风速单方面,六棱砖相比拱形框架梁和机械压实更有效。

    • 基于遥感的平顶山市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2007(3):102-106.

      摘要 (1110) HTML (0) PDF 616.60 K (1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平顶山市1994年TM和2002年ETM+这2个时段的遥感图像,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借助FRAGSTATS软件进行了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是耕地、林地减少,荒草地、工矿用地、城市用地增加,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增加;从景观尺度上看,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增加,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减小。最后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

    • 基于GIS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潜在风险区识别

      2007(3):107-110,115.

      摘要 (1239) HTML (0) PDF 1.00 M (1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表水环境非点源风险区识别是开展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借鉴USLE参数化模型的成功经验,引入施肥调整因子及河网因子,把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作为非点源的源因子赋值,并与GIS相结合,用于识别以农业景观为主的杭埠-丰乐河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区,结果显示,流域地表水氮磷风险区集中分布在龙河口水库周边及其上游地区,主要原因为陡坡开垦为农田,由于水库对非点源的截留作用,该区域对巢湖的影响并不大;丰乐河中上游部分和杭埠河邻近龙河口水库的下游部分也是重要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区域会对巢湖营养元素产生较大的影响。流域大于均值风险区占了流域面积的5.62%,而农业用地又占了其中的86.47%,说明农业非点源污染是该流域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

    •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评价研究

      2007(3):111-115.

      摘要 (1260) HTML (0) PDF 851.30 K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Arc/Info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进行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估算。以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截流村小流域(简称截流村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地形、土地利用、土壤和植被等数据,建立了小流域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小流域空间离散化为10 m×10 m的栅格,在栅格内根据合适的USLE因子算法进行了土壤侵蚀量估算,进而对小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和小流域内侵蚀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流村小流域年均输沙模数为1244.7 t/(km2.a),侵蚀强度属轻度;坡耕地占流域面积的44.17%,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195.0 t/(km2.a),其侵蚀总量占流域总侵蚀量77.93%,表明坡耕地是该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是实现流域内坡耕地的合理利用。同时对于林地和小于10°坡耕地的侵蚀模数结果与相关研究仅相差19.8%和4.4%,证实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基于GeoCA和GIS的水土流失空间演化模拟研究

      2007(3):116-120.

      摘要 (971) HTML (0) PDF 853.13 K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主要是以通用方程(USLE)为基础的一种确定性分析。实际上,水土流失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边界条件复杂的连续不间断的不确定过程。研究了用地理元胞自动机来模拟水土流失的原理、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标准的Von.Neumann邻居定义,着重探讨元胞状态转化所遵循的规则和水土流失从一种强度到另一种强度这一微观动态变化过程,最终形成GeoCA-SoilErosion系统。最后,以重庆市万洲区为例,用元胞空间与研究区域相一致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得出了重庆市万洲区水土流失等级图并分析了水土流失与其背景的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万洲区水土流失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并运用ArcView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与之集成,将这一过程可视化表达。

    • 基于遥感图像的城镇用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2007(3):121-123.

      摘要 (1120) HTML (0) PDF 1.03 M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如何快捷、准确与客观的提取城镇用地信息,以获得城镇用地的分布范围和面积资料,是有关城镇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城镇用地的遥感信息机理分析入手,根据各地物不同的光谱信息值,深入研究了基于遥感影像下的城镇用地的信息提取方法,并对提出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若干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和人工目视解译的屏幕数字化方法相比,本文所探讨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晋西北退耕地物种多样性研究

      2007(3):124-126.

      摘要 (969) HTML (0) PDF 142.96 K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晋西北偏关县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在退耕5,4和3 a(分别为2000年,2001年,2002年)的退耕地分别取120个1 m×1 m的样方,在对照区取24个1 m×1 m的样方,对其进行调查,应用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等指标,综合测度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退耕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生态优势度逐渐减小,退耕地的物种多样性比撂荒地明显增加。

    •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研究

      2007(3):127-131.

      摘要 (1156) HTML (0) PDF 1.29 M (1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森林健康理论,分析得出威胁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病虫害、森林火灾、森林组成以及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粗放管理,气候干旱与雪折。提出了保护和恢复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的目标与原则。研究认为,八达岭林场应构建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低质林分结构调整,生态疏伐,近自然化森林健康目标树经营,生态修复5种森林健康经营模式。通过八达岭森林健康项目区监测样地空间数据库、121个小班及其细班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结合所构建的具体模式,构建了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的240个细班经营模式。

    • >综合治理
    • 长江口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2007(3):132-137.

      摘要 (1242) HTML (0) PDF 1.39 M (1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众多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特别是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陆续完工并投入运行,以及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使得长江入海泥沙量急剧减少,导致长江三角洲淤涨速率减缓,并可能使长江三角洲出现逐渐退化和萎缩现象。论述了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上游水利工程、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人类活动等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提出了目前仍在实施的围海造地是有效防止或缓解长江口三角洲免遭侵蚀的有效途径。

    • 秦巴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洪水的作用过程分析

      2007(3):138-140170.

      摘要 (1222) HTML (0) PDF 185.00 K (1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小流域平行对比法,分析秦巴山区小流域的次降雨洪水过程,研究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小流域洪水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够有效地延迟峰现时间30~60 min,对于不同的降雨量、降雨强度,其削减洪峰流量的程度不同。其中削减洪峰流量14%~90%,使径流系数降低25%~71%。调节降雨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枯水期流量增大,汛期流量减小。

    • 基于生态脆弱性的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策略研究

      2007(3):141-145156.

      摘要 (1006) HTML (0) PDF 1.40 M (1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流失是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分析了淮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认为流域两侧地形和水系严重不对称的基底性脆弱,南北气候过渡带的交错性脆弱,暴雨降水及径流的波动性脆弱,植被覆盖、土壤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性脆弱和黄河夺淮导致的历史遗传性脆弱是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针对淮河流域脆弱性成因,提出了该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策略。

    • 白洋淀湿地面临的生态问题及生态恢复措施

      2007(3):146-150.

      摘要 (1197) HTML (0) PDF 751.60 K (2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近年来,该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面临着干淀的威胁。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如水量减少、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为维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其生态的安全,提出了生态恢复方案和具体保护措施。

    • 米脂县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评价与政策取向

      2007(3):151-156.

      摘要 (993) HTML (0) PDF 345.70 K (1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人口资源变化中农业劳动力和外出劳务人口变化显著。(2)耕地面积大幅减少,13个乡镇中,耕地减少幅度大于25.37%的有9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69%,并集中分布于米脂县东部。(3)退耕还林对米脂县国民生产总值、林业产品产值、牧业产值的增长有一定贡献,且随着退耕年数越长,贡献越大。(4)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幅度最大,其中,林业收入年平均增加53.75%。可见退耕还林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5)生态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水土保持治理力度大。全县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状况有了明显改善。(6)提出了加强米脂县退耕还林的总体规划,建立退耕还林长期利益保障机制,改进退耕还林操作方式等后续政策的建议。

    • 毕节地区“长治”工程建设问题探讨

      2007(3):157-160.

      摘要 (1066) HTML (0) PDF 194.24 K (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贵州省毕节地区1988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27.97 km2,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贫困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变。但是该区存在工程建设不适应以人为本理念,石漠化等特殊流失类型,水保工程设施管护机制落实和因生活燃煤引起的生态危机等4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和关注。要坚持“长治”工程的成功经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处理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用发展的观点完善建设管理的政策和措施。

    • 我国飞播林资源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2007(3):161-166.

      摘要 (1026) HTML (0) PDF 1.15 M (1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困难立地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探明我国飞播林资源及其经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阐明其生态功能,认识其发展规律,以及制定营林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50 a来我国飞播造林发展的历史阶段和飞播林群落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飞播林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改善飞播林质量的思路与对策,以便为飞播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 城市生态住宅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研究

      2007(3):167-170.

      摘要 (982) HTML (0) PDF 547.98 K (1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城市生态住宅小区水资源利用的特点。利用水可循环规律,建设雨水、污水以及中水回用等资源的收集、回收与综合处理系统,从而实现生态住宅小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开辟小区能源的新途径。建设生态住宅小区,强化和提升水的循环,是解决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

    • 水土保持在维护浙江省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2007(3):171-174179.

      摘要 (1364) HTML (0) PDF 232.27 K (1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通过对浙江省水土流失现状、发展趋势及水土流失对生态安全的危害等问题的系统分析,认为水土保持在维护生态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切入点。(1)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起到了增加降雨入渗,减少地表侵蚀,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2)各种水土保持工程能有效增枯减洪,减少河流泥沙,改善水质环境,有效发挥水利工程效益;(3)各种农业水土保持措施和多种农业经营方式,既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又保护了山区生态环境。

    •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2007(3):175-179.

      摘要 (1173) HTML (0) PDF 925.08 K (1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地论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概念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根源,给出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的成果,并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民勤县荒漠化成因与防治对策

      2007(3):180-182. DOI: ss

      摘要 (1225) HTML (0) PDF 160.51 K (1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阐述民勤县近年来荒漠化状况的基础上,分别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造成该县荒漠化的原因,提出了在民勤县防治荒漠化进一步扩大的有效措施。(1)节约用水,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2)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和劳务输出工程;(3)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构建完善的防护林体系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