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水土保持通报》2007—2009年合订本征订启事

      2010(2). CSTR:

      摘要 (637) HTML (0) PDF 74.19 K (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欢迎投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0(2). CSTR:

      摘要 (891) HTML (0) PDF 62.23 K (1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合治理
    • 西南地区严重旱灾的人为因素初探

      2010(2):1-4. CSTR:

      摘要 (1169) HTML (0) PDF 207.13 K (1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灾。在综合分析这次成灾自然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以生态环境变化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矿产开发和水利水电设施等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旱灾的影响。分析认为,造成这次特大旱灾的直接原因是长达连续7个月少雨的气象干旱,但水源涵养功能较差引起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调控能力丧失,矿产开发破坏地质水文环境,水利设施功能减退等人类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灾情加剧。只有综合考虑西南地区的特殊生态水文与地质条件,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才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该区水资源和区域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 渭河关中段近400a来洪涝灾害变化研究

      2010(2):5-8. CSTR:

      摘要 (1002) HTML (0) PDF 1.08 M (1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600—1995年396a间渭河关中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等级和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关中段在这一时段内共发生了99次洪涝灾害,平均约4a出现1次;其中轻度涝灾52次,中度涝灾35次,大涝灾8次,特大涝灾4次。根据洪涝灾害频次变化,可将这一时期洪涝灾害分为3个阶段,其中1600—1669年和1670—1859年属洪涝灾害少发阶段,但两阶段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前者主要以灾害加剧为特征,后者则主要以灾害频次稳定为特征;1860—1995年是洪涝灾害多发阶段。周期分析发现准3a洪水周期最为明显,其次是7.14a的周期。初步判断准3a洪水周期可能与ENSO(赤道厄尔尼塔和南方涛动是一种海气耦合过程,统一称为ENSO)的2~7a周期存在一定联系。

    • 泾河泾阳段高河漫滩沉积元素与化合物指示的洪水事件

      2010(2):9-14. CSTR:

      摘要 (1171) HTML (0) PDF 1.09 M (1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泾阳泾河高漫滩沉积剖面中128个样品的元素、化合物含量与粒度分析,研究了泾阳泾河高漫滩剖面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结果表明,元素Mn,Ni,Cu,Zn,Ga,Pb,Ba,Rb,V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在剖面各层中变化明显,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指示洪水以及降水量的变化。JYa剖面分为18个沉积层,指示了18次大小不同的洪水和18个降水较多的年份。沉积物粒度细,元素Mn,Ni,Cu,Zn,Ga,Pb,Rb,V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高,元素Ba含量低,指示沉积时洪水强度小,洪水水位低,降雨量少。沉积物粒度粗,元素Mn,Ni,Cu,Zn,Ga,Pb,Rb,V和化合物Al2O3,Fe2O3,K2O含量低;元素Ba含量高,指示沉积时洪水强度大,洪水水位高,降雨量多。在这18次洪水事件中,在同一次洪水沉积层内形成了两个以上薄层的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粒度成分的微小变化,指示多数期次的洪水发生时期常有两个以上洪峰出现。泾阳泾河高漫滩第14,12,13,8,5,1层洪水沉积反映了泾河泾阳段全流域性的年降水量增加,且年降水量至少达到约800mm。

    •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

      2010(2):15-23. CSTR:

      摘要 (1146) HTML (0) PDF 1.11 M (1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不足的现状,从人口数量、粮食需求、坡耕地开垦、石漠化发生发展的角度,并结合石漠化发生的地质背景等因素,对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和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石漠化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口数量增长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其实质是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承载能力的不协调。同时,其演变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密切联系的;而国家对该区的宏观战略定位也间接影响了贵州省的生态环境质量。严控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调整产业布局和政策是解决石漠化问题的基本途径,而建立和实行区域间的生态补偿制度对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 河南省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2010(2):24-30. CSTR:

      摘要 (1189) HTML (0) PDF 394.49 K (1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河南省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监测结果表明,河南省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为:(1)变化数量。城镇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内陆水体面积增加明显,农村聚落和落叶阔叶林有所增加,常绿阔叶林略有增加;灌丛草地、水浇地、旱地和河湖滩地面积减少明显。(2)变化速度。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速迅猛,内陆水体增速明显;沙地面积减速最快,裸地、沼泽和草甸草地减速较快,河湖滩地和灌丛草地减速明显,旱地和水浇地面积减速较小。(3)空间转换。以农田和聚落之间的转换为主,另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包括其扩展融入的农村聚落等;内陆水体增加主要由河湖滩地转变的;灌丛草地减少主要转变为旱地。驱动力分析表明,区域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较小,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是河南省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河南省土地覆盖变化的总体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其工业化、城市化演变的特征十分吻合。

    • 纵向岭谷区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010(2):31-36. CSTR:

      摘要 (1114) HTML (0) PDF 2.72 M (1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引入路边生态系统,选择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作为案例工程,采用生态系统距离指数、协调指数和健康指数对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了尝试性评价,进而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可能在200m内,且距离高速公路越近,其影响强度越大;不同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下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强度不同,大保高速公路的影响作用强于思小高速公路(除山腰路段沿线0~50m),不同地貌条件下其影响程度的强弱比较满足:山腰>山顶。

    • 黄土丘陵区山坡道路防蚀措施设计与效益分析

      2010(2):37-40,45. CSTR:

      摘要 (1135) HTML (0) PDF 362.13 K (1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黄土丘陵区山坡道路侵蚀问题,提出了以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的山坡道路防蚀工程配置方案、布设原则等,包括工程措施中路面起拱,路边布设蓄水池、蓄水窑窖和截水沟等配置方案和路面种草的草种选择。多年野外实地调查与路面路段监测的结果表明,工程示范路段蓄水池、窑窖和植物措施的综合配置使山坡道路侵蚀模数减少了40%~82%。植物措施示范路段在次暴雨强度下较裸露地面道路侵蚀模数减少了58%~70%,径流减少了50%~69%。路面起拱、蓄水槽、窑窖、截水沟、植物措施的综合配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山坡道路侵蚀。

    • 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措施及生态效益研究

      2010(2):41-45. CSTR:

      摘要 (995) HTML (0) PDF 450.31 K (1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峡库区铁炉沟小流域的坡耕地治理采用了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等措施。为了找出生态效益最佳的措施,在小流域内设置了19个简易径流小区,以顺坡耕作(玉米)为对照,对经果林(柑橘)、经果林(桑树)、水保林(松树)、水保林(白杨)、梯土(桃树+黑麦草)、梯土(玉米)等6种措施治理的坡耕地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梯土(桃树+黑麦草)的生态效益最佳,径流系数比对照措施减少了74.45%,产沙量比对照措施减少了90.39%,土壤容重最小(1.25g/m3),总孔隙度最大(52.01%),最大稳渗速率达到5.6mm/min,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和速效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均最高。此外,调查研究也表明梯土(桃树+黑麦草)的经济效益最佳,高达13950元/hm2。所以,梯土(桃树+黑麦草)是可以在三峡库区推广的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措施。

    • 京郊河溪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

      2010(2):46-50. CSTR:

      摘要 (1022) HTML (0) PDF 553.66 K (1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模糊概率评价模型,构建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郊区安达木河岸边带进行了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并将适宜性分为:完全不适宜(Ⅰ),低度适宜(Ⅱ),适宜(Ⅲ),非常适宜(Ⅳ)共4个等级。结果表明,安达木河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总体处于Ⅱ和Ⅲ等级之间的过渡阶段,各等级岸边带所占比例分别为10.0%,30.6%,26.7%和11.7%。并在分析安达木河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图的基础上,针对处于不同适宜性等级的岸边带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建议。

    • 山西省潞安矿区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2010(2):51-55. CSTR:

      摘要 (789) HTML (0) PDF 688.24 K (1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潞安矿区自然经济条件、环境破坏程度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潞安矿区实际,以尽快恢复被破坏土地的原有生产力为出发点,以恢复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提出了稳定塌陷区生态恢复模式、潜在或动态塌陷区生态恢复模式、煤矸石山环境治理模式、废弃地生态恢复模式、环境污染区生态恢复模式、家园服务生态恢复模式等6类适合潞安矿区的生态恢复模式,每类模式里又包含几种子模式。经过对矿区不同区域实施的生态恢复模式成效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生态恢复模式系统的建立和空间分布格局是科学合理的,符合潞安矿区的实际情况,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基于向量模法的陕南地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2010(2):56-59,78. CSTR:

      摘要 (1347) HTML (0) PDF 229.75 K (1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论述水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的水环境现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向量模法对陕南地区2000—2007年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陕南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呈现波动趋势,但逐渐趋于平缓。并针对陕南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区域水源涵养与水源地保护、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等对策措施。

    • 人工修复措施对严重退化红壤固碳效益的影响

      2010(2):60-64. CSTR:

      摘要 (1100) HTML (0) PDF 427.19 K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固碳效益是侵蚀退化地水土保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面评价生态修复意义重大。从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林分固碳功能出发,以裸露地为对照,不同人工修复措施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储量及固碳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修复显著增加了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强烈干扰马尾松、竹节沟马尾松、种草竹节沟马尾松和竹节沟湿地松植被碳库分别为6.12,6.83,8.20和32.69t/hm2,其土壤碳库分别为裸露地的1.16,1.37,1.60和2.71倍,固碳总价值分别比裸露地增加了0.36,0.60,0.87和2.78倍。

    • 滹沱河流域平原区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干扰程度量化研究

      2010(2):65-69. CSTR:

      摘要 (1032) HTML (0) PDF 477.68 K (1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滹沱河流域平原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造成浅层地下水区域性下降的双重因素,人类活动在浅层地下水从"天然—人工"二元影响转化过程中在时空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选用综合指数法,通过筛选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干扰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滹沱河流域平原区在不同时代的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的干扰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不同时代都表现出从西部向东部干扰程度逐渐减小;从整个研究区看,干扰程度增大的趋势从西部向东部逐渐推进;干扰程度从分级简单的0~0.4发展到目前0.2~1.0不同级别共存的复杂分布状态。时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研究区的干扰程度都表现出增强趋势,在不同地区增强幅度不一致;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干扰影响经历了从不占据主导作用→逐渐占据主导作用→几乎完全占据主导作用。

    • 近20a来嫩江流域土壤退化的初步研究

      2010(2):70-74. CSTR:

      摘要 (1107) HTML (0) PDF 299.88 K (1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和野外试验,分析了嫩江流域近20a的土壤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20a的演化,土壤的质地发生变化,土壤中粉粒成分占近50%,基本没有变化,砂粒和黏粒的百分比发生变化,砂粒减少了22.95%,黏粒增加了50.09%。土壤质地主要以黏壤土和黏土为主,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2.52%和66.51%。流域内壤土所占比例下降了17.54%,黏壤土和黏土分别增长了9.34%和8.20%。嫩江流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范围0.55%~12.26%,与普查数据比较呈下降趋势,下游开发地区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明显,上游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7.14%,下游有机质含量减少了33.11%。嫩江流域未开发地区的土壤总体上未呈现严重的沙化趋势,但是嫩江下游的土壤沙化程度较上游严重,有机质的变化在流域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 干旱区垄作不同覆盖条件对花生水分利用的影响

      2010(2):75-78. CSTR:

      摘要 (1107) HTML (0) PDF 861.34 K (1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地膜覆盖、液态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条件下花生垄作沟灌的水分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覆盖的减少蒸发量效果显著,与裸地种植相比,灌水后0—30cm土层内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增加了67.35%,35.44%,5.10%。地膜覆盖显著地提高了花生根区的土壤温度,秸秆覆盖时秸秆材料阻碍了太阳对地表的直接辐射,根区0—25cm土壤温度相比裸地降低了1.3℃~5.5℃;地膜覆盖增产量高达167.07%。

    • 湖北省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特征分析

      2010(2):79-82. CSTR:

      摘要 (1253) HTML (0) PDF 718.99 K (1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分析湖北省1978—200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采用GM(1,1)方法对未来10a耕地、人口、粮食产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1978年来,湖北省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减少,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变化呈波浪式降低而耕地压力指数呈波浪式上升。(2)未来10a,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将逐年降低而耕地压力指数将逐年升高,人均耕地面积降低速度快于实际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降低速度,耕地面积难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与农村聚落耦合发展初探

      2010(2):83-86. CSTR:

      摘要 (1138) HTML (0) PDF 195.62 K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态修复与聚落建设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发展农村聚落,逐步减轻区域生态环境压力,这对于扭转农村聚落"生态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在研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及其修复途径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生态修复的农村聚落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聚落应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并采取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生产耕作方式,调整散乱的聚落生活空间结构,以便转移人口,解决环境人口超载问题,并进一步做好农村聚落的迁村并点工作。

    • >试验研究
    • 松花江流域侵蚀产沙演变特征分析

      2010(2):87-91,96. CSTR:

      摘要 (1017) HTML (0) PDF 611.92 K (1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松花江流域116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和14个典型流域水文站的径流泥沙资料,在分析降水、径流和输沙时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侵蚀产沙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61—1990年松花江流域降水和径流无显著增长趋势,但输沙量增长显著,每10a平均增长幅度为34.7%,丘陵漫岗区输沙量增长幅度较山区更为显著。流域输沙量自1979年开始显著增加,降水量变化不是输沙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变化可能是输沙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2010(2):92-96. CSTR:

      摘要 (1171) HTML (0) PDF 207.59 K (1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明喀斯特土壤侵蚀特征,对石漠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样品分析、直剪试验与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地类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灌丛地土层厚度大于林地和坡耕地的土层厚度;(2)该区土壤紧实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坡耕地<灌丛地<林地;(3)在土壤崩解速率及土壤冲刷模数方面,坡耕地>灌丛地>林地。整体上,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表现出极强的差异性,灌丛地与林地间差异性不显著。因而保持与恢复喀斯特地区植被、减少耕作活动是防治土壤侵蚀和控制石漠化的主要途径。

    • 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保墒措施对沙拐枣幼林土壤水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2010(2):97-102. CSTR:

      摘要 (1095) HTML (0) PDF 1.11 M (1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保墒措施对沙拐枣林地土壤水分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墒措施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明显,虽然灌溉初期处理间差异不大,但在灌溉周期末差异较大;覆膜、覆沙、蒸发抑制剂(Guilspare®)分别提高了0—20cm,30—60cm和20—40cm的土壤含水量。(2)保墒措施对灌溉周期内沙拐枣清晨水势和午后水势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的清晨水势大小顺序为:地膜>覆沙>蒸发抑制剂>对照(CK);蒸发抑制剂处理的午后水势却大于地膜。(3)与对照相比,保墒措施下沙拐枣的水分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地膜和覆沙处理下沙拐枣生长状况较好,蒸发抑制剂处理的长势较差。

    • 开封市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2010(2):103-107,113. CSTR:

      摘要 (1102) HTML (0) PDF 271.31 K (1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开封市城区1988年和2002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引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转移矩阵与信息熵等理论与方法,结合开封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总结理论和对开封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开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子午岭森林群落中草本植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2010(2):108-113. CSTR:

      摘要 (1221) HTML (0) PDF 186.94 K (1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随机采样法,将子午岭3种类型森林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及变化差异与北山阳坡作对照分析,研究了子午岭不同林型下草本植物生长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下及北山阳坡物种数量在21~34种之间,与北山阳坡草本植物物种数较接近的是油松林;3种林下草本植物的高度、盖度与北山阳坡差异极显著,各森林类型间无明显差异;北山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林下存在明显差异;对草本植物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各林下及北山阳坡物种间呈显著正相关的物种对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辽东栎林>北山阳坡>油松林>柴松林。总体来说,林下草本植物分布较少,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这是由林下郁闭的环境造成的,相对而言,合理种植,抚育的人工油松林和演替顶级的辽东栎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有所改善。

    • 太行山花岗片麻岩区坡面产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0(2):114-118. CSTR:

      摘要 (1183) HTML (0) PDF 495.51 K (1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自制的截流铲截取坡面径流,对太行山花岗片麻岩区产流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雨强是启动产流的关键因素,当降雨强度大于特定值时才能产生地表径流,且随着坡度降低,地表产流所需雨强增大。当雨强达到产流后,径流量和降雨量成显著正相关,与雨强的相关性不显著。(2)地表径流量不随着集水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坡面强烈的入渗能力,使得上方来水在产流过程中渗入土壤。坡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的又一关键因素,随着坡度的增加,地表径流量明显的增加。由于不同坡向土壤质地不同,使得阳坡地表径流量要明显多于阴坡,平均径流系数也比阴坡高。总体上,研究坡面径流系数均较小,以2m坡长为对象,最大径流系数仅为7.3%,说明坡面入渗能力很强,产流过程以入渗为主。

    • 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坡地产汇流及溶质运移的影响

      2010(2):119-123. CSTR:

      摘要 (1126) HTML (0) PDF 898.88 K (1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分析坡度对坡面产汇流和溶质运移的影响,以室内土槽为平台,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坡度为5°,10°和15°,雨强为30,60和120mm/h条件下植被坡地的入渗总量、坡面流流速、地面径流以及地面径流中Br-,NH4+和NO3-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坡度的增大,坡面平均流速增大,地面径流总量增加,入渗总量减少、地面径流初始产流时间和径流终止时间均呈减小趋势,地面径流中Br-浓度变化不大,变化曲线几乎重合,NH4+浓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这种递减趋势越显著,NO3-的规律性不明显。用幂函数关系可较好地拟合出坡面平均流速与坡度的关系。

    • 轮作及不同施肥措施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2010(2):124-128. CSTR:

      摘要 (1101) HTML (0) PDF 494.46 K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24a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重点对2007年不同轮作方式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在相同施肥条件下,玉米连作(CT)处理的叶面积、生物量以及籽粒产量均高于玉米轮作处理;在轮作(RT)条件下,叶面积、生物量以及籽粒产量均为:RT—NPM>RT—NPK>RT—NP;不同处理间总生物量及籽粒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0—3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先降低后升高,灌浆期降至最低,春玉米耗水量顺序为:CT—NPM>RT—NPM>RT—NPK>RT—NP;在相同施肥条件下,轮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连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轮作不同施肥处理,RT—NP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RT—NP和RT—NPK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

    • 土壤扩蓄增容肥对冬小麦棵间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10(2):129-132. CSTR:

      摘要 (1074) HTML (0) PDF 191.67 K (1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农田水量平衡公式计算了冬小麦耗水量,用微型蒸渗仪测定了农田土壤棵间蒸发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土壤扩蓄增容肥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冬小麦生长期间农田棵间蒸发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施加土壤扩蓄增容肥后冬小麦生育期平均耗水量较对照平均减少了491.67m3/hm2,可明显降低冬小麦棵间蒸发,同时可降低播种到拔节期阶段棵间蒸发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灌水量2250m3/hm2处理(T2)水分利用效率达2.62kg/m3;灌水量1950m3/hm2的处理(T3)可增产32.68%。

    • 黄土高原子午岭人工油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2010(2):133-137. CSTR:

      摘要 (962) HTML (0) PDF 316.50 K (1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准确估计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群落的碳库分配特征,运用湿烧法对该群落空间尺度上的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各层次碳储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群落平均含碳率为0.4462,空间尺度上各层次差异显著;整个油松林碳储量为7.6498Tg(1Tg=106t),储碳密度为164.55t/hm2,各层碳储量依次为:土壤>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从而呈现空间分配不均的特征。此外,子午岭人工油松林林龄在20a,生长进入中期,林相整体生长旺盛,此阶段若对林木实施规范的人工抚育管理措施,将使其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

    • 喀斯特山区退耕地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土壤养分效应

      2010(2):138-141. CSTR:

      摘要 (1089) HTML (0) PDF 268.60 K (1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喀斯特山区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以中度石漠化样地和自然恢复松林为对照,采用时空替代法,分析探索了其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协调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坡耕地退耕还林5~8a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中的含量明显提高,最低含量已达60%以上,粒径多集中在5~2mm,且有向大粒径明显转化的趋势。通过对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显示,>0.25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速效钾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7~0.97;与碱解氮、全磷相关性不显著。在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过程中,适当考虑种植对土壤磷素返还作用明显的植物,避免人为干扰,将有利于退耕地林木的健康生长。

    • 紫色土流失土壤的颗粒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0(2):142-144. CSTR:

      摘要 (915) HTML (0) PDF 146.43 K (1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坡面水蚀过程的内在因素,与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田间人工模拟降雨观测资料,分析了侵蚀过程中流失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过程中,流失土壤颗粒组成不断变化。随着降雨的进行,细砂含量逐步增加,而粉粒含量基本不变,黏粒含量逐渐减小;(2)雨强是影响流失土壤颗粒组成的重要因素。随雨强增加,细砂含量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而粉粒与黏粒含量均逐步下降;(3)坡度对流失土壤颗粒组成影响比较复杂。随坡度增加,细砂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粉粒与黏粒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在20°坡度时,细砂含量最大,粉粒与黏粒含量最小。

    • 安徽省几种主要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研究

      2010(2):145-149. CSTR:

      摘要 (1304) HTML (0) PDF 425.07 K (1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安徽省4种主要类型土壤(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和红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剖面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壤SOC,DOC和MB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剖面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表层含量较高,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依次递减;表层土壤SOC含量顺序为: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红壤,DOC含量顺序为: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红壤,MBC含量顺序为:潮土>砂姜黑土>红壤>水稻土。DOC和MBC分别只占SOC的4.92%~18.97%和1.86%~5.68%。土壤SOC,DOC与MBC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者之间的相关性均分别达到了10%,5%或1%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陕西黄土区近30a典型(土娄)土剖面肥力演变研究

      2010(2):150-153. CSTR:

      摘要 (1196) HTML (0) PDF 789.04 K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典型剖面历史分析资料,采用原位采样及与历史资料相同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陕西黄土区近30a来(土娄)土肥力的演变及剖面养分分布。结果表明,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2008年(土娄)土耕层、犁底层中养分含量(除全钾)均有增加,耕层增幅最大,有机质增加了104.6%,全氮增加了61.7%,全磷增加了21.6%,碱解氮增加了67.3%,速效磷增加了255%;全钾含量在整个剖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耕层降幅最小,为9.6%。2008年各养分的表聚系数大于1982年,说明近30a来(土娄)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正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吸收的方向演变。

    • 北京地区表层土壤分形特征研究

      2010(2):154-158. CSTR:

      摘要 (1379) HTML (0) PDF 356.14 K (1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是一种具有分形特征的复杂系统。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很多土壤特性。本研究考虑了7种土壤类型、4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北京地区选取了30个典型样点,对复杂地理环境表层土壤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地理环境条件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总体变异性较弱;分形维数与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土壤质地,但仅可指示部分重要土壤的理化性质。

    • 鄱阳湖沙山地区沙化土地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0(2):159-163. CSTR:

      摘要 (1694) HTML (0) PDF 458.95 K (1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属于南方荒漠化的一种典型类型,是在湖滨沙质阶地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有别于北方的土地沙漠化,又区别于南方其它类型的荒漠化。基于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土地沙化特征进行描述,同时从历史背景、当代气候特征以及鄱阳湖水位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沙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该地区土地沙化趋于变好态势;(2)历史上的海平面变化及气候特征成为鄱阳湖沙山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沙山又为该地区当代土地沙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3)当代气候特征下,流水及固定风向的长期侵蚀为土地沙化提供了动力因素,而鄱阳湖水位的周期性变化,为土地沙化的物质循环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总的来说,鄱阳湖沙山地区的土地沙化是在历史地质地貌变迁、当代气候条件、湖泊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亚热带土地荒漠化。

    • 聚丙烯酸钠对土壤水分入渗影响的模拟研究

      2010(2):164-168. CSTR:

      摘要 (1109) HTML (2) PDF 517.43 K (1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维垂直积水入渗法,分析了聚丙烯酸钠(SA)4种浓度(0,0.08%,0.2%与0.5%)处理、不同质地土壤间(砂土、壤土和黏土)累积入渗能力差异性和不同入渗模型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入渗阶段3种土壤累积入渗能力较强,累积入渗量增加很快,随着入渗过程的进行累积入渗量曲线上升趋势变缓;3种土壤对照处理的累积入渗能力顺序为:壤土>砂土>黏土。3种土壤累积入渗能力都随着SA浓度的加大而减弱;随着聚丙烯酸钠浓度的增大(0.08%~0.5%),入渗能力都不同程度的降低,砂土累积入渗能力降低幅度最大。Horton模型对拟合各个处理的累积入渗过程效果最佳,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拟合效果次之。

    •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010(2):169-172,176. CSTR:

      摘要 (1291) HTML (0) PDF 1.10 M (1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呈规律性变化,随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黏粒含量、含水量、有机质、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减少,土壤砂粒含量、容重和C/N增加,土壤质量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容重和C/N比与各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各指标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容重与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以及有机质与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黏粒含量与含水量、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含水量与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各组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 黄土侧向变形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2010(2):173-176. CSTR:

      摘要 (1189) HTML (0) PDF 1.54 M (1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保持小主应力、中主应力不变,在大主应力方向加荷是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一种应力路径,就该应力路径分别对不同含水率的重塑黄土进行了几组真三轴试验,对其应力—应变关系及反映侧向变形变化规律的泊松比进行了特定条件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的偏差应力和初始切线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相同的偏差应力下含水率越大侧向应变就越大。在上述应力路径下剪切,中主应力方向首先压缩,但表现不明显,很快就转为膨胀,小主应力方向膨胀,泊松比可以大于0.5,且小主应力方向膨胀量大于中主应力膨胀量。

    • >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
    •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以青海省共和盆地威连滩冲沟监测为例

      2010(2):177-179. CSTR:

      摘要 (1186) HTML (0) PDF 474.63 K (1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青海省共和盆地多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威连滩冲沟沟头的南支沟为研究案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亚米级的差分GPS分别对该支沟进行了侵蚀边界的监测,利用点云处理软件Real works Survey,AutoCAD和GIS软件对2种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土壤侵蚀监测中非接触的高精度测量,可以真实反映地表形态;对于扫描仪没有扫描到的黑洞数据,高精度的差分GPS可作为一个局部的数据补充,并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应用中的缺陷及其改进,旨在为水土流失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基于CDMA1X的无线传输自动气象站系统的构建

      2010(2):180-183,189. CSTR:

      摘要 (1230) HTML (0) PDF 720.65 K (1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自动气象站的快速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气象观测的发展,以往靠人工值守的观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可远程控制和无线数据传输的气象观测系统是未来气象站系统发展的趋势。通过将美国DAVIS公司生产的Vantage Pro2型自动气象站和CDMA1X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无线远程控制自动气象站和远程获取气象数据。观测实践表明,无线传输自动气象站系统具有安装使用方便,实时在线、高速传输、登陆快捷、收费合理、监控方便和安全可靠等优点。特别是在间断、突发性的或频繁、少量的气象数据传输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通过山西省方山县架设的基于CDMA1X技术的自动气象站与远程控制端北京林业大学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的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运用于水土保持气象观测等多种气象观测领域。

    • 陆面潜在蒸散计算模型在甘肃省黄土高原的适用性研究

      2010(2):184-189. CSTR:

      摘要 (1130) HTML (0) PDF 462.35 K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潜在蒸散的准确估算是该区水资源评估的重要工作之一。运用西峰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06年气象资料,选用5种半干旱地区研究潜在蒸散普遍适宜的计算模型,以该区的蒸发量为参考,对各种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FAO Penman—Monteith(1998)模型与蒸发量相关性显著,均方差值小,稳定性高,是计算该地潜在蒸散的首选模型;其次为FAO PPP—17模型;Hargreaves模型所需气候因子较少,计算便捷,准确性较好,有一定使用优势;Priestley—Taylor模型计算值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在夏季与蒸发量的相关水平较低,在使用时还要作进一步地订正;24 Radiation模型的夏季计算值与蒸发量的相关性不能通过假设检验,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不宜作为该地区研究潜在蒸散的计算模型。

    • 新型土壤容重取样器的研制与应用

      2010(2):190-191,197. CSTR:

      摘要 (1121) HTML (0) PDF 647.15 K (1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土壤容重取样的速度和保障取样质量,研制了新型原位土壤容重取样器,并与传统的环刀法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的取样器具有如下优点:(1)结果可靠,T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取样测定方法无显著差异;(2)新型原位土壤容重取样器省工省力,其工作效率比传统的环刀法高出10倍以上。(3)新型土壤容重取样器的扰动面积较小。

    • 近46a来河西走廊绿洲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及突变分析

      2010(2):192-197. CSTR:

      摘要 (1282) HTML (0) PDF 1.49 M (1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960—2005年河西走廊绿洲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为基础,采用气候倾向率、5a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河西走廊绿洲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突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6a来河西走廊绿洲最高、最低气温均有明显增温趋势,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增温趋势强弱的地域差异显著,最高气温中部>西部>东部,最低气温东部>中部>西部;四季均呈现增温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最大;研究区升温突变明显,突变时间存在空间和季节差异。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生长季的小气候特征

      2010(2):198-202. CSTR:

      摘要 (1226) HTML (0) PDF 1.82 M (1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沙漠腹地人工灌溉林地小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与林地外原始流沙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灌溉林地具有调节地表温度和贴地层气温,缩小温差,提高大气湿度等重要生态作用。人工灌溉林地地表温度与流沙地差异极显著,白天林地的地表温度低于流沙地而夜间相反,林地土壤温度的日较差比流沙地低18.26℃;在09:00—15:00期间,林地的气温高于流沙地,平均温度高1.44℃,其它时段,林地的气温低于流沙地,平均温度低3.22℃;两者之间温差夜间大于白昼,林地的气温日较差较流沙地高4.41℃。全天林地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大于流沙地。不同树种的林地温湿度存在差别,但是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度林地地表温度、空气温湿度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极端干旱条件下人工灌溉林地近地层物质和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DEM的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初报

      2010(2):203-206,211. CSTR:

      摘要 (1799) HTML (0) PDF 1.41 M (3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流域尺度的坡度坡长(LS)因子计算是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重要基础。基于坡面水文学和土壤侵蚀学,对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讨论。以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县南沟流域为例,对LS因子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提出了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 可移动水土流失实验室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2010(2):207-211. CSTR:

      摘要 (1119) HTML (0) PDF 833.25 K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可移动水土流失实验系统使固定的野外径流小区坡面侵蚀观测转变为车载流动试验观测。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时对不同坡度的小区进行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分析侵蚀土壤理化性质和坡面侵蚀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水土流失观测的速度和效率。系统中液压自动升降坡面侵蚀土槽可根据试验要求稳定变化,且坡度可在0°~30°之间任意调整,加快了数据采集速度,缩短了试验周期,数据采集更加方便。针对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特点对传统试验土槽做了改进,增加了壤中流收集装置,使得坡面侵蚀试验装置更趋合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喷头模拟的雨强范围也明显增加,可在20~170mm/h之间任意调整。

    • 陕西省太阳辐射及其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2010(2):212-214. CSTR:

      摘要 (1444) HTML (0) PDF 764.18 K (2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陕西省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呈现出一致性的从北向南递减趋势,且在渭北高原一带存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次高值区,同时指出了陕北地区4—8月,关中、陕南地区5—8月是太阳能资源利用的最佳时期。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及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 贵州省西南部麦岗水库沉积物的137Cs和210Pb测年与沉积速率研究

      2010(2):215-219. CSTR:

      摘要 (1372) HTML (0) PDF 897.55 K (1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贵州省西南部麦岗水库沉积物柱芯MG4-2,采用210Pb和137Cs法进行了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柱芯中存在这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对应1964,1975,1986年3个计年时标。运用210Pb的恒定补给速率(CRS)模式计算得到的年代,总体上与137Cs法的结果吻合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与1964年的计年时标的偏差较大,这可能是因为沉积物柱芯受到了一些人为扰动所致。两种核素测定的平均沉积速率在数值上有一定的偏差,但都反映了麦岗水库沉积物近几十年以来经历了从慢到快再到慢的沉积过程,初步推测,沉积速率的这种变化与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两种计年方法结合,相互印证,使计年和沉积速率的研究更为准确。

    • 种子流失与迁移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2010(2):220-224,232. CSTR:

      摘要 (1036) HTML (0) PDF 778.41 K (1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多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探讨了适合于研究坡面种子流失与迁移的种子布设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常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需加强以下方面:(1)供试种子要能代表研究区的主要物种及不同的形态特征;(2)鉴于种子的流失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种子适宜布设在土壤表面;(3)染色种子以区分土壤本身携带的种子;(4)每个物种的种子定点且物种间错位布设,以准确测定种子在坡面上的迁移距离;(5)种子的布设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坡面糙度;(6)将大种子布设在种子布设区域的最下端以避免大种子对径流的影响。

    • SCS模型在泥石流多发区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以云南省蒋家沟流域为例

      2010(2):225-228. CSTR:

      摘要 (1140) HTML (0) PDF 704.97 K (1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云南省蒋家沟流域的DEM,根据流域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划分流域子单元,在此基础上利用蒋家沟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地理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根据SCS模型CN值标准表,提出适合各子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绘制出了蒋家沟流域次降雨的CN值分布图,进而应用SCS产流模型和等流时线法对云南省蒋家沟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有限的实测资料相比较,模型的模拟精度在90%以上,模拟结果较为满意,说明基于CN值的SCS模型可以应用于蒋家沟流域,同时模拟的径流过程可以弥补实测资料的不足,为蒋家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小流域规划空间数据挖掘

      2010(2):229-232. CSTR:

      摘要 (1231) HTML (0) PDF 1.01 M (1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高原小流域规划需要多种地理背景数据支持,以陕西省安塞县马家沟流域为样区,以DEM为基础数据集,采用ArcGIS技术及多种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坡度分级、地貌分类、坡向分类等方面的数据挖掘实验,获得了一组小流域规划本底数据挖掘的参数和指标,并提出了以数值编码为核心的多元地理数据集的空间叠加与融合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黄土高原小流域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 废黄河沙土区土壤侵蚀量分析

      2010(2):233-235. CSTR:

      摘要 (1177) HTML (0) PDF 803.19 K (1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废黄河沙土区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区,通过对废黄河上、中、下游3个典型地带径流小区2006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获得废黄河沙土区不同下垫面坡面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状况。结果分析表明,一般农地土壤年侵蚀量在1191~2714t/km2之间;林地在550~1157t/km2;沟坡在7779~8658t/km2(坡度17°~22°)。其中,农地受人工扰动后的土壤年侵蚀量约为未扰动农地侵蚀量的2~4倍。

    • SPOT VEGETATION S10影像云和雪盖的检测与处理

      2010(2):236-238. CSTR:

      摘要 (1056) HTML (0) PDF 469.67 K (1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整个中国区域为例,采用3种检测方法对Spot vegetation S10影像上存在的云和雪盖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ISE检测器得到的云层和实际最为接近,用Spot vegetation状态地图得到的云层过少,而用Spot vegetation检测器V2.0得到的云和雪盖像素有部分重叠。最后利用云、雪盖像素在时间序列上的相邻像素进行平滑处理方法达到去云和雪盖的目的,研究结果对于Spot vegetation S10影像的噪音消除和应用精度的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 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废弃地恢复元江栲群落的树种配置研究

      2010(2):239-242. CSTR:

      摘要 (948) HTML (0) PDF 188.76 K (1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野外群落调查,对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地带性原生植被元江栲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各物种在群落内的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江栲作为群落的优势种,对稳定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磷矿开采废弃地上进行植被恢复的理想树种。研究并制定出磷矿废弃地恢复元江栲群落时合理的物种配置方案,使恢复后的元江栲群落结构合理、物种丰富、系统稳定,以尽快恢复矿区的生态服务功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