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试验研究
    • 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演变对土壤粒径分布及蓄水性的影响

      2023, 43(2):1-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01 CSTR:

      摘要 (1285) HTML (663) PDF 6.72 M (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侵蚀作用对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表层土壤的影响,为该区土壤资源合理运用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不同发育程度侵蚀沟为研究对象,对切沟沟头的沟坡和沟底土壤的粒径分布及蓄水性进行定量描述。 [结果] ①不同深度处土壤容重、最大吸持贮水量、最大滞留水量、总库容、死库容、最大有效库容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增大,贮水量、持水性、有效水分下降。各层最大吸持贮水量占饱和贮水量均约90%,有效水分利用率分别为44.79%和41.87%,侵蚀沟发育对土壤有效水分影响明显。 ②入渗特征总体表现为:初始入渗速率>30 min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3者在不同编号沟道的A2—A4间随土层的加深,入渗性能下降。在20—40 cm层A1—A4的入渗特征均表现为:CK(对照)>A1>A4>A2>A3,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侵蚀沟的发育,土壤入渗性先下降后上升。 ③侵蚀沟的发育是黏粒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黏粒所占比例在0—40 cm层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砂粒所占比例在0—20 cm土层先减小,后增大,呈粗骨化趋势。 ④土壤退化指数在0—20 cm层表现为:A1>A2>A3>A4。随侵蚀沟的发育,土壤退化程度加剧,A4土壤退化最为严重。 [结论] 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差异是造成黑土土壤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侵蚀沟的发育,0—20 cm层土壤蓄水性能减弱,土壤退化严重。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退化花岗岩红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影响

      2023, 43(2):9-1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02 CSTR:

      摘要 (883) HTML (571) PDF 5.67 M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退化花岗岩红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影响,为该区水土保持和红壤退化地的精准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环刀法,以严重退化花岗岩红壤和自然林为对照,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退化花岗岩红壤的土壤渗透性和持水量进行研究。 [结果]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对照样地的土壤渗透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入渗特征值均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与对照样地比校,土壤渗透性指标和前30 min土壤渗透总量数值顺序为:自然林>乔灌草>条沟草灌>封禁>低效林改造>全坡面播草>严重退化地;0—40 cm土壤持水量的顺序为:自然林>乔灌草模式>条沟草灌>封禁>低效林改造>全坡面播草>严重退化地。0—5 cm土壤渗透性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pH值、粉粒含量是改善土壤渗透性的因子,而土壤硬度、土壤容重、黏粒和砂砾含量是制约土壤渗透性的因子。 [结论] 5种植被恢复模式中乔灌草植被恢复模式是改善土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最佳模式。

    •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近地表沙尘通量及粒度特征

      2023, 43(2):16-22,3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03 CSTR:

      摘要 (586) HTML (0) PDF 8.29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主导风向下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天然胡杨河岸林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沙尘输沙量及粒度特征,为该区天然河岸林防风固沙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BSNE梯度集沙仪采集两个迎风面样地(Y1,Y2)和两个背风面样地(B1,B2)近地表10,30,50,100和150 cm这5个高度的沉积物,再由Microtrac S35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沙样粒度特征。 [结果] ①4个样地沙尘水平通量皆遵循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分布,总输沙量呈现:Y1>Y2>B1>B2,各样地随着离地表高度的增加输沙量呈减少趋势。 ②背风面相较于迎风面输沙量降幅在35%~80%之间,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天然胡杨河岸林具有较显著的防风固沙效益。 ③各高度沙粒平均粒径为80~93 μm,以极细沙为主,粒径频率曲线呈单峰分布,沙尘组成简单,以局地沙源为主。 [结论] 研究区天然胡杨河岸林背风面输沙量低于迎风面、平均粒径小于迎风面、分选性优于迎风面、峰态窄于迎风面、偏度稍小于迎风面。因此胡杨河岸林防风固沙效益较显著,可作为减少研究区风沙天气危害的有效措施。

    • 高寒沙地沙棘群落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

      2023, 43(2):23-3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420.001 CSTR:

      摘要 (318) HTML (0) PDF 8.36 M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高寒半干旱区沙棘群落内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青海湖流域沙地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以青海湖东克土沙地不同年限栽植的人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020和2021年生长季,对各沙棘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对沙棘在不同沙丘地貌部位的植被特征和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就植株株高来看,2008年栽植的沙棘(08SJ)植株高度最高,其次为1987年栽植的沙棘(87SJ),2015年栽植的沙棘(15SJ)株高最小。植被盖度表现为:87SJ>15SJ>08SJ; ②土壤含水量表现为:87SJ>08SJ>15SJ,87SJ与15SJ均在迎风坡土壤含水量最高,而08SJ土壤含水量在背风坡达最大值; ③土壤水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样地都表现为生长旺盛期土壤含水量最低而生长末期最高; ④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表现为0—20 cm处土壤含水量最高,在60 cm深度以下变化逐渐趋于稳定。 [结论] 土壤水分在高寒半干旱沙区沙棘群落下的分布除受到局地降水量、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外,还与沙丘微地貌形态有关。

    • 冰糖橙种植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3, 43(2):34-4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05 CSTR:

      摘要 (980) HTML (987) PDF 8.55 M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冰糖橙种植园土壤团聚体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减少土壤侵蚀,增加柑橘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采集板页岩风化物、紫色砂岩风化物、砂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土风化物发育的冰糖橙种植园土壤样本,并同步收集相关的耕作、地理等信息;采用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标R0.25,GWD,MWD、分形维数(D)与土壤可蚀性K值对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等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结果] ①粒径>0.25 mm的团聚体占总团聚体的78%~85%。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分级土壤含量整体呈逐渐减小趋势。 ②4种母质发育的土壤GWD在0.536~0.797之间;MWD在0.890~1.208之间;分形维数(D)在2.434~2.480之间;土壤可蚀性K值在0.060 8~0.069 7之间。 ③有机碳含量随着粒径增大有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整体上呈V形分布,其中0.250~0.053 mm微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低;大团聚体的有机碳相对贡献率在82%~87%。 ④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外源有机碳的不断输入,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标R0.25,GWD与MWD极显著增大,分形维数(D)与土壤可蚀性K值极显著减小;说明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在不断增强。 [结论] 研究区冰糖橙种植园大团聚体含量高,土壤稳定性较强;且各母质的土壤稳定性处于同一水平。成土母质的砂粒含量与人为扰动直接对团聚体稳定性产生作用、外源有机碳、种植年限,纬度与海拔共同作用于有机胶结物质来影响土壤稳定性。

    • 冻融时间和含水率对紫穗槐加筋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2023, 43(2):43-49,5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423.001 CSTR:

      摘要 (286) HTML (0) PDF 11.51 M (4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融化时间对土体加固作用,为季冻区紫穗槐固土效应提供设计依据。 [方法] 以取自西宁市黄土为研究对象,用室内三轴试验方法研究紫穗槐根系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在不同解冻时间和不同含水率下紫穗槐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并通过SEM电镜扫描试验从微观的角度评价紫穗槐根系的加固机理。 [结果] 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含水率时有不同的加筋情况,在低含水率和高含水率加筋作用更加明显;在冻融前后紫穗槐根系的加筋作用体现在当土体受到荷载作用时,紫穗槐根系会束缚土颗粒之间的移动,增大土颗粒之间的咬合以及增大根系和土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内摩擦角;通过电镜扫描试验可以看出,紫穗槐根系可以抑制土体中的裂隙产生与发展,从而增大土体的整体性。 [结论] 紫穗槐根系在不同地区均能起到加筋作用。不同含水率会存在不同的最佳含根量,紫穗槐根系的固土作用体现在增大土体的内摩擦角,增加土体的整体性。

    • 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对土壤表层入渗与水分储量差异的影响

      2023, 43(2):50-5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07 CSTR:

      摘要 (833) HTML (904) PDF 7.62 M (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晋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长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表层入渗与水分储量差异的影响,为未来筛选和增强黄土高原地区天然植被恢复以及人工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以黄土残塬沟壑区典型的4种植被恢复类型(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4种植被恢复类型下表层30 cm内土壤入渗过程,同时测定土壤容重、机械组成等土壤理化性质,并且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核算土壤水分储量并进行差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最后通过3种土壤入渗模型对实测过程进行拟合比较得出其在黄土残塬沟壑地植被恢复区域内的适宜性,对比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之间土壤入渗过程及储水量的差异,补充并完善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的表层土壤水分入渗规律。 [结果] ①天然林相较于人工纯林对0—30 cm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天然林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多且保水性较好,人工林相较于天然林对研究区土壤入渗能力改善效果更佳; ②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的稳定入渗速率从大到小表现为:天然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0—10 cm),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天然林(10—20 cm),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天然林(20—30 cm); ③Horton模型对研究区土体入渗拟合效果相较于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表现更优(R2=0.94)更适用于描述研究区的土壤入渗规律; ④影响土壤入渗速率的主要物理特征为土壤容重(BD)、土壤有机质(SOC)、土壤储水量(SWS)、土壤黏粒含量。 [结论] 不同长期植被恢复类型下的土壤入渗性质具有显著性差异,长期天然林相较于长期人工林其植被恢复效益更大,更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保水性能。

    • 2011—2020年新疆鄯善县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变化规律

      2023, 43(2):60-6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08 CSTR:

      摘要 (283) HTML (0) PDF 6.58 M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鄯善县2011—2020年地下水位时空动态规律及未来变化趋势,为该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地下水位管控指标确定提供科学支撑。 [方法] 利用聚类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地统计学法,结合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地下水位时空变化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并利用R/S分析法预测地下水位未来变化趋势。 [结果] ①地下水动态类型分为开采型、径流型、径流—开采型及蒸发型,以开采型为主,所占比例达75%。 ②2015—2018年北盆地地下水位由下降趋势变为上升趋势,2018年后又变为下降趋势;南盆地地下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2015年后下降速率显著减缓。 ③北盆地地下水位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地下水开采及地表水径流量,贡献率分别为68.46%,28.37%;南盆地主要驱动因素为地下水开采,贡献率为89.74%。 ④在外界环境稳定情况下,预计七克台镇及南盆地北部灌区地下水位将会持续下降,辟展乡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其他区域呈不明显的变化趋势。 [结论] 地下水开采是地下水位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遏制地下水位下降,应在地下水位下降显著区域继续加大压减地下水超采量。

    • 城市绿化树种银杏的蒸散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

      2023, 43(2):69-76,8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17.001 CSTR:

      摘要 (495) HTML (0) PDF 6.65 M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关中地区城市园林绿地0—30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探究园林绿地的蒸散发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高效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见的绿化树种银杏为例,通过中子仪测定以银杏为主景树的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2020年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分别对24 a和29 a银杏树干液流速率进行定位监测,结合微型蒸发皿测定银杏棵间土壤蒸发量,计算银杏园林的蒸散发及其组分占比。[结果] 两处绿地0—300 cm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程度为中度变异。24 a银杏蒸散量的变化范围为0.24~9.06 mm/d,蒸腾所占比例变化范围为51.77%~71.92%;29 a银杏蒸散量的变化范围为0.46~19.76 mm/d,蒸腾占比的变化范围为64.45%~79.24%。[结论] 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同树龄银杏园林蒸散发最大的组分均为蒸腾,且7—8月蒸腾比例最大。土壤水分变化与银杏树龄之间无明显规律,且与银杏蒸散发的相关性较弱。

    • 鄂西南5种典型林分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性能

      2023, 43(2):77-8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0 CSTR:

      摘要 (446) HTML (0) PDF 7.82 M (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鄂西南地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特性,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的持水性能,为区域内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营造合理的水土保持林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参考。 [方法] 以利川金子山国有林场的5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采样、环刀法和室内浸泡法,对比分析各林分枯落物层储量、持水过程、持水能力,以及土壤层持水能力和入渗过程。 [结果] ①5种林分枯落物储量表现为:杉木人工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柳杉人工林>鹅掌楸人工林;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在13.94~29.12 t/hm2之间,与枯落物储量变化相一致。 ②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关系为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③0—40 cm土壤层最大持水量介于277.02~334.12 t/hm2之间,表现为:鹅掌楸人工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柳杉人工林;土壤平均渗透速率变化范围为6.89~22.30 mm/min,稳渗时间在18.40~25.73 min之间,其中鹅掌楸人工林土壤渗透性最好。 [结论] 枯落物层中杉木人工林持水性能表现最好;土壤层中鹅掌楸人工林持水性能最好;各项指标综合评定结果阔叶混交林综合持水性能最佳。鄂西南地区未来应采用近自然营林的方式,适当地栽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提高混交林的种植比例,增加枯落物水文效益的同时,使土壤更加通气透水,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

    • 新疆艾勒逊乌拉沙漠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径及分形特征

      2023, 43(2):87-94.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1 CSTR:

      摘要 (306) HTML (0) PDF 7.66 M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新疆艾勒逊乌拉沙漠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影响沉积物粒度分布的因素。 [方法] 对沙漠及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粒级划分,并对粒度参数、分形维数分析。 [结果] ①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284.63 μm,中砂为主,占48.93%;偏度为-0.18,呈负偏,距沙源近,搬运介质动力强;分选系数为1.10,分选性极好;峰度值为1.01,属常峰态,沉积物颗粒分布较均匀。 ②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表层沉积物偏度值分别为-0.13和-0.08,分别呈负偏、中等,两类沙丘粗砂砾较多;分选系数分别为1.66和1.76,均呈中等,沉积物粒度分布较均匀;峰度值分别为1.10和1.12,为常峰态和较窄峰,说明沙丘的粗颗粒沉积物在沙漠中相对集中。 ③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从迎风坡底到背风坡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平均粒径值依次分别为289.58,310.44,290.92,277.64,275.36 μm和310.34,306.68,337.78,290.36,277.68 μm,两类沙丘粗颗粒沉积物均集中在迎风坡。半固定沙丘迎风坡粗颗粒沉积物含量高于流动性沙丘迎风坡粗颗粒沉积物含量,半固定沙丘截沙能力更强;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分选系数从迎风坡底到背风坡底变化趋势,前者波动大,呈W形变化,后者变化小,呈V形变化,灌丛植被使分选系数变化趋势在丘顶转折; ④沙漠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分形维数值是1.35,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性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分形维数分值别为1.59和1.34。分形维数的波动强度影响沉积物颗粒分布的均匀度、土壤肥力和植被生长。 [结论] 艾勒逊乌拉沙漠距沙源近,沙丘的粗颗粒沉积物在沙漠中相对集中,灌丛是影响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的因素之一。

    • 根—土复合体强度及其非线性特性试验研究

      2023, 43(2):95-10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21012.001 CSTR:

      摘要 (308) HTML (0) PDF 7.89 M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根—土复合体的非线性破坏准则,并结合不同含根量(G=0.12%,0.24%,0.36%)、不同含水率(w=13.22%,16.22%,19.22%)条件下根—土复合体强度,开展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特性研究,为生态水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采用GDS三轴仪开展了根—土复合体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获得根—土复合体应力—应变曲线及抗剪强度指标。 [结果] 素土与根—土复合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硬化型。含根量与根—土复合体峰值强度成正比关系,但含水率对其峰值强度的影响表现出反比关系。当G=0.36%时,根—土复合体峰值强度的最大增幅为70.1%;当w=13.22%时,根—土复合体峰值强度最大增幅为86.7%。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破坏准则在正应力低于临界应力时呈非线性,在正应力高于临界应力时呈线性。c,k为根—土复合体非线性破坏准则中描述根系作用的关键参数,其中c与含根量和含水率均成正比关系,c越大,根系对根—土复合体强度的贡献程度越大;k与含根量成反比,与含水率成正比,k越小,根—土复合体强度包线的非线性化特征越明显。 [结论] 含根量(G)和含水率(w)对根—土复合体强度有显著影响。素土与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呈硬化型,且根—土复合体的硬化程度明显高于素土,表明根系的加入能够同时增大土体的强度和刚度。

    • 微生物固化风沙土的保水性能试验研究

      2023, 43(2):104-112,12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3 CSTR:

      摘要 (873) HTML (1079) PDF 10.71 M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固化风沙土的性能,为MICP技术在固化风沙土以及恢复生态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MICP技术对风沙土进行不同次数的固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固化风沙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测试分析固化试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保水性。 [结果] 通过MICP处理的风沙土,在风沙土颗粒之间有碳酸钙晶体生成,将沙土颗粒胶结在一起,使松散的风积沙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随着固化次数的增加,固化风沙土的厚度、干密度、碳酸钙含量逐渐增大,渗透系数逐渐减小,固化厚度由3.38 mm增加至11.28 mm,干密度由原沙的1.61 g/cm3增加至2.05 g/cm3,碳酸钙含量由8.99%增加至13.08%,渗透系数由原沙的1.06×10-3 cm/s减少至2.35×10-4 cm/s;当固化处理次数不大于5次时,保水率随固化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固化试样的保水性能有所改善,固化处理超过5次后,保水性能则有所下降。 [结论] 采用MICP技术固化的风沙土,可明显改善风沙土的干密度、渗透性能和保水性。综合考虑固化效果、保水性及经济性,建议最佳的固化处理次数为3次。这样可有效防治风蚀并保持土壤水分以利于生态修复。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时间变化

      2023, 43(2):113-11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4 CSTR:

      摘要 (511) HTML (0) PDF 4.98 M (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土壤稳定入渗速率(fc)的时间变化规律对土壤剖面水分运动和溶质运移的影响,为流域水文循环模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以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附近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环入渗法采集玉米地、苹果园和刺槐林地2021年4—10月的fc值。 [结果] ①fc值空间分布的最大相关距离是7.12 m; ②土壤容重与fc值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初始含水量与fc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 ③4—5月各土地利用类型的fc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6—10月,各土地利用类型的fc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表现为玉米地随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苹果园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刺槐林随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fc值受时间影响显著(p<0.05)。 [结论] 观测期内,受耕作、降雨、根系活动与土壤干湿交替变化以及枯枝落叶层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fc值的时间变化规律不同。

    • 子午岭地区近150年演替序列下植被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

      2023, 43(2):119-12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5 CSTR:

      摘要 (518) HTML (0) PDF 729.16 K (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自然恢复条件下植物群落组成与垂直结构变化,为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调查分析子午岭地区从弃耕到顶级群落植被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并构建反映群落垂直结构特征的指数,研究其变化趋势。 [结果] ①该地区共观察到植被种类42科98属115种,其中8个演替序列中有32科77属88种。 ②演替中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演替初期两指数值分别为0.901与1.702,演替末期则为1.998与2.665,且在中期均表现出单峰突增态势,而均匀度变化不明显。 ③演替中,乔木各指标有增加趋势;乔木胸径初期为12.13 cm,末期增加至22.19 cm,冠幅由11.64 m2增加至41.54 m2,乔木生物量由54.07 t/hm2增加至175.13 t/hm2;而灌木各指标变化不显著,灌木生物量在演替中期呈现显著峰值,最高为9.56 t/hm2,但在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呈迅速波动下降态势,演替末期生物量仅为1.82 t/hm2。由灌木群落演替至乔木群落时,枯落物层的厚度显著增加,而盖度在各演替阶段间无显著性差异。 ④演替初期的综合垂直结构指数较低且相近,为0.086~0.104,演替中期迅速增加至0.349,在演替接近末期时达到最大值0.477。林下植被垂直结构指数在演替中期最高(0.342),演替末期降低并趋于稳定(0.195~0.246)。 [结论] 随着自然演替,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得到显著提升,群落总体垂直结构向复杂化发展,林下垂直结构则在演替后期呈现退化。

    • >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
    •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县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2023, 43(2):129-13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6 CSTR:

      摘要 (787) HTML (616) PDF 10.61 M (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精准获取方法,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环境精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利用InVEST模型、裸土植被指数模型、综合指数法等多种模型与方法,从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生境压力和环境质量4项一级指标及植被覆盖度、固碳能力、道路压力指数、霾指数等14项二级指标分析河北省阜平县生态环境质量。[结果] ①生态系统质量一般和较差区分布最广,集中在东部水库区和西部中山、低山区。 ②生态系统服务较差区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县中部和东部。 ③生境压力较差区比例最高,以未利用地为主。 ④环境质量为良的区域在全域均有大面积分布。 ⑤阜平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一般区广泛分布,占总面积的77.04%,主要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 [结论]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与多源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反映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黄土滑坡调查与危险性评价

      2023, 43(2):139-147.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7 CSTR:

      摘要 (707) HTML (1501) PDF 15.43 M (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机动灵活的小型旋翼无人机对单体滑坡进行倾斜摄影测量,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满足复杂地形条件下黄土区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需求的方法。 [方法] 以陕西省延安市赵家岸滑坡为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了多视角、高重叠率、高分辨率滑坡影像,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实景三维模型,获得了滑坡体空间几何数据,并结合层次分析和危险度计算方法评价了赵家岸滑坡的危险性。 [结果] ①通过解译高分辨率的DEM,DOM和多层次的实景三维模型,可以提取滑坡的精细地形和微地貌特征,提高了地质灾害解译的准确度,有效降低了人工现场调查的劳动强度、时间成本和作业风险; ②赵家岸滑坡的危险度值R为0.635,为较高危险性斜坡,需要加强滑坡的专业监测工作。 [结论] 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的滑坡调查与危险性评价方法,尤其适合谷坡陡峭、河谷深切、植被稀疏的黄土区滑坡调查。该技术可为黄土区单体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 不同配置参数下立式葵花秆沙障防护效果研究

      2023, 43(2):148-15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8 CSTR:

      摘要 (740) HTML (923) PDF 1.49 M (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揭示障高(H)、孔隙度(P)与行距(R)3个沙障参数对立式葵花秆沙障防护效果的影响,为优化立式葵花秆沙障的参数配置及立式沙障防风治沙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风速与输沙的野外观测数据,开展不同梯度参数配置下沙障的粗糙度、防风效果、阻沙效果变动特征研究。[结果] ①0—50 cm高度内是沙障的主要防风区,相比裸沙丘沙障样地内的粗糙度提高了7.70~214.45倍,各规格沙障的防风效果在11.74%~59.45%范围内,阻沙效果在33.06%~92.23%范围内。②沙障的防风阻沙效果随障高增加而增加,随孔隙度和行距增加而降低,其障高对防风效果的影响大于孔隙度,孔隙度对阻沙效果的影响大于障高。③H(30 cm)-P(40%)-R(2 m),H(30 cm)-P(50%)-R(1 m),H(40 cm)-P(40%)-R(2 m),H(40 cm)-P(50%)-R(2 m)这4种规格沙障的防风效果与阻沙效果达到了35%与75%以上。[结论] 立式葵花秆沙障能有效降低风速和输沙量,沙障参数是影响其防护效果的关键,其中影响沙障防风效果和阻沙效果的最主要参数分别是障高和孔隙度。

    • 热带海岸防护林带不同起源树种叶片—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023, 43(2):156-16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19 CSTR:

      摘要 (196) HTML (0) PDF 5.66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海南岛热带海岸防护林带不同起源树种叶片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差异,为海岸防护林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海南岛万宁市海岸线200 m范围内木麻黄、青皮、拉关木和水椰4个树种叶片和土壤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结果] ①不论是非红树还是红树植物,同一类型下,本土天然树种叶片C,N,P含量显著大于或等于外来人工种植树种,其中青皮叶片C,N,P含量分别为457.04,16.77和1.17 g/kg,均显著高于木麻黄; ②从叶片养分变化特征来看,红树植物的生长可能受到N的限制;而非红树植物的生长可能受到P的限制; ③从土壤养分变化特征来看,4种树种林地土壤N元素偏低,主要限制性元素为P。 [结论] 在海岸生态修复过程中,可以首选本土天然林树种作为海岸防护林种植优势树种。

    • 基于GEE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2023, 43(2):164-17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0 CSTR:

      摘要 (582) HTML (0) PDF 8.62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2000—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利用2000—2020年Landsat影像计算得到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结合趋势分析、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年最大EVI(EVImax)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 [结果] ①2000—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年EVImax整体呈上升趋势,未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年EVImax值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草地的上升速率最大。 ②空间上,关中平原城市群年EVImax值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高值区主要位于南部的秦岭山地。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年EVImax呈显著上升和显著下降的面积分别为70.16%和3.61%。 ③年EVImax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热点和冷点数量呈轻微下降和显著下降趋势,冷点区域逐渐转化为次冷点或次热点区域。 ④降水是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年EVImax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 [结论] 关中平原城市群2000—2020年植被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对植被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 基于AVHRR和MODIS数据源的山东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2023, 43(2):173-18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1 CSTR:

      摘要 (521) HTML (0) PDF 23.71 M (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山东省的植被覆盖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关系,以期为区域植被生态维护提供科学借鉴。 [方法] 基于AVHRR-GIMMS NDVI对MODIS NDVI插补获取的1982—2021年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集,分析山东省NDVI的时空变化,并结合该省96个气象站的逐日数据,研究NDVI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结果] ①山东省及各分区NDVI总体呈强持续性的显著上升趋势,该省平均增速为0.013/10 a(p<0.001);空间上NDVI大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分布;空间趋势上植被覆盖以强持续性显著改善和基本不变为主。 ②整体上NDVI与年和月的极端气温暖指数、极端降水指数以显著正相关为主,与冷指数以显著负相关为主,与GSL,DTR相关性不显著;空间上鲁西平原区主要受极端气温的影响,其他分区对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均响应明显。 ③NDVI对极端气候的响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对极端气温的滞后性比对极端降水的滞后性强。 [结论] 山东省植被覆盖总体向持续改善的方向发展;NDVI对极端气候响应明显,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对植被生长总体起促进作用,而极端低温以抑制作用为主;植被覆盖变化对极端气候响应存在滞后性。

    • 基于确定性系数法的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影响因素分析

      2023, 43(2):183-192,34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327.003 CSTR:

      摘要 (772) HTML (1005) PDF 24.72 M (1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影响因素,旨在揭示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形成机理,为防治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GEE云计算平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为研究区,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研究区梯田分布信息,并基于叠置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高、极高易发性分区,选取8个影响因素,采用确定性系数法进行了分析。 [结果] ①研究区梯田占全县总面积的47.28%,梯田影响范围内的正在变形区没有、潜在不稳定斜坡有86处。 ②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高、极高易发性分区占研究区高、极高易发性分区总面积的46.68%,占研究区梯田总面积的27.64%。 ③降雨量、地层岩性、沟谷密度、坡向对研究区内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结论] 研究区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降雨量与地层岩性,尤其是当降水量>450 mm,且存在第四系石质黄土夹古土壤地层的地区。

    •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构建

      2023, 43(2):193-20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425.001 CSTR:

      摘要 (514) HTML (0) PDF 11.18 M (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生态网络,为该流域的生态安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距水体距离、距建成区距离、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坡度、高程6个生态因子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将流域内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源地,识别源与源之间的最小阻力路径作为潜在的生态廊道,在此基础之上识别生态节点与生态断裂点,以此构建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网络。 [结果]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生态源地数量为43个,主要集中在流域中游与下游。共构建出67条生态廊道,与澜沧江主体水系重叠度达59%;在生态网络基础之上识别出20个生态节点与41个生态断裂点,为后期生态网络的优化与修复和区域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 根据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网络分布特点,增加澜沧江上游、威远江流域、黑江、黑河流域等地生态源地的数量,提升罗闸河、黑河、黑江、南览河流域等地河流岸边的生境质量,以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生态化建设作为补充,形成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缓解栖息地孤岛化问题,促进生态源地之间的物种流动,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 南昌市生态用地景观结构与网络连通性多情景模拟

      2023, 43(2):202-211,30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4 CSTR:

      摘要 (344) HTML (0) PDF 14.46 M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未来不同发展情境下,江西省南昌市生态用地景观结构与网络连通性变化差异,以期为该市环境保护规划与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PLUS模型对未来南昌市生态用地格局进行多情景预测,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网络连接度分析,从数量与结构两个角度,研究不同开发强度下,城市不同区域与结构的生态用地景观结构与网络连通的差异。 [结果] ①不同发展情境下,生态用地破坏均主要集中于安义县、新建区境内; ②草地破碎化极为严重,在任意发展情景下景观结构差异不大,而林地与水域在情景ED(经济优先)与EP(环境保护)下,景观指数差异较小,对中高强度的开发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③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核心区面积之间的差异高达90.36 km2,且多类型均匀混合结构的生态用地可以有效抑制孤岛的产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④相较于2020年,在各情景下,南昌市等效可能连通性指数EC(PC)下降了18.76%~23.24%,新建区、安义县境内网络连通性下降较为明显。 [结论] 生态保护情景(EP)发展方案可以有效地保护南昌市生态景观结构与网络安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进行生态保护规划与修复工程时,优先考虑在新建区、安义县等生态景观结构脆弱区域开展,可以较好地维护南昌市生态安全。

    • 基于AHP-SPCA熵权模型的松花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预测

      2023, 43(2):212-219,36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5 CSTR:

      摘要 (1042) HTML (933) PDF 11.37 M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科学评估松花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为该区内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自然和人文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AHP-SPCA熵权模型、最小相对信息熵以及地学信息图谱等方法,对2005—2020年松花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并结合CA-Markov模型对2025年研究区的状况进行预测模拟。 [结果] ①2005—2015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自东向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2020年,西部生态脆弱程度有所升高;2005—2020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的均值为3.006 8,整体处于中等脆弱状态; ②研究期间,微度—潜在、微度—轻度、轻度—中度、中度—轻度图谱类型最为显著; ③2020年预测值的kappa系数为0.81,表明CA-Markov模型适用于该模拟预测研究,2025年综合指数为3.265 9,整体脆弱程度呈上升趋势。 [结论] 松花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呈上升趋势,面临着生态恶化的风险,需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

    • 基于不同模型的黄河中游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分析

      2023, 43(2):220-229,23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6 CSTR:

      摘要 (1063) HTML (685) PDF 13.65 M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不同模型探究黄河中游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危害评估、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黄河中游1981—2020年日降雨量数据集,基于两种降雨侵蚀力模型探究了降雨和降雨侵蚀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 黄河中游年均降雨量为349.90~699.90 mm,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呈波浪形递减趋势,时间上呈多峰状不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特征,存在2 a主周期变化特征。黄河中游两种模型的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趋势特征和周期性相似,但降雨量越大的地区,两模型估算的降雨侵蚀力结果相差越大。谢云模型估算的降雨侵蚀力结果与降雨量相对更拟合。黄河中游年均降雨侵蚀力为767.00~3 003.40 MJ·mm/(hm2·h),具有高度月度集中性,集中于7—8月,呈单峰型。 [结论] 黄河中游年均降雨侵蚀力具有显著的垂直空间差异,且在地形和地貌影响下空间差异会发生变化,高海拔地区的变化系数通常高于低海拔地区。在东南部秦岭山区和关中平原等地区,随海拔升高,降雨侵蚀力迅速减少,在西北部黄土高原区,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因此在黄河中游降雨侵蚀性增加的地区,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 >综合研究
    • 荒漠草原金属矿区NDVI时空动态变化与生态质量评价

      2023, 43(2):230-23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7 CSTR:

      摘要 (796) HTML (1306) PDF 13.57 M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遥感技术明确草原金属矿山开采的影响范围,综合评价矿区及影响区生态质量,为草原矿山及周边区域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地处生态脆弱区荒漠草原的金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分析研究区植被指数动态变化特征,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研究区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研究确定荒漠草原金矿开采影响区为矿区边界向外半径5 km范围内;矿山开采期间(2009—2021年)研究区NDVI值呈波动性增加,井工开采运行期矿区内NVDI年平均值比露天开采运行期提高了51.9%,露天开采对研究区植被影响更大;矿区及影响区遥感生态指数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整体以不显著增加为主;根据遥感生态指数的空间分布,矿区及影响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为排土场及周边区域。[结论] 荒漠草原金矿开采对周边植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 km范围内。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生态修复方式能使矿区及影响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荒漠草原金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排土场及周边区域的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 2010—2020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关系——以桑干河流域(山西段)为例

      2023, 43(2):239-247.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28 CSTR:

      摘要 (1033) HTML (554) PDF 9.80 M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析农牧交错带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之间的空间关联,为该区生态系统管理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基于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运用熵权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桑干河流域(山西段)14个县(区)2010,2015和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关联特征。 [结果] ①2010—2020年间桑干河流域(山西段)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居民福祉整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中部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居民福祉水平的高值区则分布在沿桑干河主干道的西南—东北方向上。 ②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空间关联模式有:高服务高福祉、高服务低福祉、高服务中福祉、低服务高福祉、低服务中福祉、低服务低福祉、中服务高福祉、中服务中福祉。2010—2020年间桑干河流域(山西段)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空间关联模式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方向上。 ③桑干河流域(山西段)宜通过积极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及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途径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 [结论] 2010—2020年间桑干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居民福祉均呈增长趋势,两者的空间关联模式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

    • 陕西省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协调发展

      2023, 43(2):248-25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21012.002 CSTR:

      摘要 (454) HTML (0) PDF 9.49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陕西省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为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评价体系,利用AHP、熵权法并结合TOPSIS方法评价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引入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承载力主要障碍因素,结合发展规划进行承载力演化分析和预测。 [结果] 榆林市各区县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弱水平,榆阳区、神木市、定边县等存在发展不协调问题,人口密度大、农业用水量高是榆阳区承载力主要障碍因素,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是神木市主要障碍因素,水资源本底弱、可利用量低和水土流失问题是东部区县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2020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较2016年整体提升,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引水工程实施下,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和横山县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其他区县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水资源承载力进一步弱化。 [结论] 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和地区协调发展存在局部脆弱和失衡问题,应进一步调整用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水—粮食安全—生态保护。

    • “三生”空间视角下喀斯特山区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

      2023, 43(2):256-266,27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21012.003 CSTR:

      摘要 (465) HTML (0) PDF 11.17 M (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喀斯特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规律,为山区流域制定生态风险防控措施与景观管理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以典型喀斯特流域红水河流域贵州段为研究区域,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采用GIS空间分析、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探究了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机理,并借助分布指数方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结果] ①自2000年来,红水河流域基于“三生”空间的用地转型表现为生产、生态空间减少而生活空间快速增加,不同用地类型的转移引起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贡献率大小不一。 ②2000—2020年期间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缓和趋势,红水河流域南部的景观生态风险总体优于其北部地区。 ③从景观生态风险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看,景观生态风险程度与地形位梯度成反比关系;另外,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景观生态风险要低于亚喀斯特区。 [结论] 红水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虽有所好转,但部分景观生态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

    •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以海南省南渡江为例

      2023, 43(2):267-27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1 CSTR:

      摘要 (817) HTML (849) PDF 12.85 M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中的可操作性,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以海南省南渡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保护补偿理念,将其与InVEST模型和ArcGIS相结合,评估南渡江流域内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角度计算生态补偿标准。 [结果] ① 2015—2020年,南渡江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水质净化服务能力较强,流域下游地区较低。 ②2015—2020年,流域内水源涵养价值在205.39~260.76亿元之间;土壤保持价值在19.11~20.39亿元之间;水质净化价值在2 782.30~3 233.92万元之间。水源涵养变化量价值在11.50~27.32亿元之间;土壤保持变化量价值在1 137.16~10 365.34万元之间;水质净化变化量价值在7.99~400.59万元之间。 ③根据3种服务功能价值量计算,南渡江流域2016—2020年生态补偿标准为90.62亿元,年生态补偿标准在11.82~28.36亿元之间。 [结论] 2015—2020年,南渡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24.81~281.48亿元之间,流域2016—2020年生态补偿标准在11.82~28.36亿元之间。该流域中上游是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区域。

    •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2023, 43(2):277-284,30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2 CSTR:

      摘要 (212) HTML (0) PDF 11.08 M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2001—2021年长江不同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主导驱动因素,以期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MODIS数据提取了2001—2021年5—11月长江流域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并基于RSEI分析了长江流域近21 a来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结果] ①长江流域中下游生态质量高于上游,南部高于北部。除2006年外,生态质量在中等级以上的面积占80%以上,整体生态水平较好。 ②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整体以稳定变化为主,呈上升趋势的区域有乌江、太湖水系、宜宾至宜昌、宜宾至湖口、金沙江流域。 ③RSE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湿度指标,其次为温度指数。 ④生态环境质量受到风速的正影响较大。气温升高会导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差,但在金沙江流域、鄱阳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和湖口及以下干流地区气温升高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⑤降水增多有利于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结论] 2001—2021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以不变趋势为主,但嘉陵江流域生态呈现退化现象需要引起政府重视,尽快提出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防止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 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2023, 43(2):285-29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15.002 CSTR:

      摘要 (534) HTML (0) PDF 8.09 M (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该地区生态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模型、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与空间分析法对山西省ESV、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协调度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 2000—2020年山西省ESV由3 241.73亿元下降至3 189.70亿元,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特征,除林地ESV增加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ESV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耕地下降幅度最大,降幅为5.42%;ESV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高值区分布在太行山、太岳山以及吕梁山等山区地带,低值区分布在太原盆地、长治盆地、临汾盆地以及运城盆地等人类活动密集地区,且范围有所增扩。2000—2020年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指数为-0.001 9,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其经历了由低度协调向低度失调转变的过程,生态经济协调关系出现恶化,空间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面临极大挑战。NDVI和城镇化率对协调度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影响因素,其次是GDP、人口密度、工业化率和土地开发强度,其余影响因素对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影响程度较小,且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自然环境因素。 [结论]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影响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的关键因素,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区域水土资源是实现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基于GEE平台的舟山岛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

      2023, 43(2):293-30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4 CSTR:

      摘要 (452) HTML (0) PDF 14.74 M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舟山岛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类似海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舟山岛为研究对象,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选取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的遥感影像,提取出湿度(WET)、绿度(NDVI)、热度(LST)、干度(NDBSI)4个指标进行耦合,得到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al index, RSEI),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舟山岛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价。 [结果] ①在5个时间节点上,舟山岛RSEI均值分别为0.631 2,0.637 5,0.611 6,0.550 3和0.502 4。在研究期间内,舟山岛的RSEI共下降了20.41%; ②舟山岛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岛屿生态质量为优和良的面积分别下降了12.51%和11.87%,生态质量为差、较差和中的面积分别上升了7.35%,12.49%和4.55%; ③研究期间内舟山岛人类开发活动明显增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于舟山岛,导致生态环境变差。 [结论] 利用遥感生态指数对于海岛生态环境质量同样可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评价。在研究期间内舟山岛生态环境质量前期较稳定,后期降幅较明显,研究期间内总共下降约20.41%。

    • 西藏尼洋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

      2023, 43(2):303-30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5 CSTR:

      摘要 (529) HTML (0) PDF 6.18 M (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西藏尼洋河流域作为高原生态脆弱区的典型代表,对流域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探索分析,为该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流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数,基于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各子流域内的时空变化,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得尼洋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状况。[结果] 1995—2020年尼洋河流域林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而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强度指数由1.725 5上升到1.725 9,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约3 000万元。土地利用强度指数上升的区域分布在下游流域;流域生态敏感性指数由0.3增加到9.4,流域中、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流域,且高敏感区面积呈扩增趋势。[结论] 流域内区域生态敏感性变化由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流动的方向所决定。总体而言,近25 a来流域生态敏感性对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较为明显,中下游区域生态敏感性呈恶化的趋势。

    • 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2023, 43(2):310-318,32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6 CSTR:

      摘要 (640) HTML (0) PDF 11.88 M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及相互作用,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选用2001—2020年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计算闽江流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趋势分析研究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最后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RSEI的驱动因子。 [结果] ①RSEI计算结果中4个生态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平均贡献率达到69.01%,说明RSEI能够充分反映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②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且向好发展。2001—2020年闽江流域的RSEI均值由0.618上升到0.701,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优良的面积比例增加了19.16%,流域90.28%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结论] 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受多个因子共同影响,其中海拔和夜间灯光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解释度较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均会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 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效应

      2023, 43(2):319-32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7 CSTR:

      摘要 (968) HTML (946) PDF 9.60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地理空间约束下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方法]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ArcGIS,Geoda,Stata 15.1软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空间计量模型,在全域和局域尺度上探究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的空间关联与影响效应。 [结果] ①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逐年稳步增长,生态环境呈现“皖南高,皖中居中,皖北低”的空间特征,科技创新产生以合肥和芜湖为首的领域辐射效应。 ②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皖南地区表现为负向效应,在皖中和皖北地区显示出正向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③从安徽省全域上看科技创新要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投入,但不同区域具有异质性特征。 [结论]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因地制宜,确定各地区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和重点,突出地方优势,发挥领域辐射作用。

    • 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河流水质对滨岸带用地变化的响应

      2023, 43(2):330-34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8 CSTR:

      摘要 (597) HTML (596) PDF 8.75 M (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城市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河流水质对滨岸带用地变化的响应,为以水环境提升和生态修复为目标导向的城市河流滨岸带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基于2018年水质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景观格局结合冗余分析方法,定量探究河流水质在不同排水体制、不同滨岸带宽度上对用地变化的响应关系。 [结果] ①由自排区至强排区,苏州河滨岸用地结构、水质体现出明显时空差异,汛期水质(4—10月)劣于非汛期,自排区水质整体优于强排区; ②自排区滨岸带水域、农业用地景观斑块密度在100—600 m的宽度上显著影响水质变化; ③强排区滨岸带生态用地比例和斑块优势度是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因素,生态用地景观指数分别在100—1 200 m的滨岸带宽度上对水质产生显著影响; ④滨岸带用地在强排区1 200 m宽度上对水质变化解释能力最大(56.9),且解释能力总体高于自排区。 [结论] 自排区与强排区河流滨岸带对水质空间变化影响的关键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强排区滨岸带景观要素对水质变化影响的程度较自排水区更强,范围更大。

    • 基于PSR-可拓云模型的井工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价

      2023, 43(2):341-34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39 CSTR:

      摘要 (127) HTML (0) PDF 7.43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综合评价山西省大同市某井工煤矿区的生态安全状况,为同类井工煤矿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该井工煤矿区2017—2021年的各项指标为依据,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以及响应3个方面构建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合作博弈法确定组合权重系数,利用可拓云模型来分析该矿区生态安全状况。 [结果] 压力指标下人口自然增长率(C2)的评价等级为Ⅲ级,表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布不均衡,其他指标评价等级均为Ⅱ级;状态指标下,植被覆盖率(C8)的评价等级为Ⅰ级,表明该煤矿区植被覆盖率高,尾矿库排洪排渗措施(C9)的评价等级为Ⅲ级,已经达到了不安全的等级,其他指标的评价等级均为Ⅱ级;在响应指标下废弃物综合利用率(C15)以及科研投入增长率(C20)为Ⅱ级,环保投资增长率(C19)为Ⅲ级,其他指标评价等级均为Ⅰ级。 [结论] 2017—2021年该井工煤矿区生态安全响应力度明显增强,但是生态压力以及目前的状态仍然严峻,应采取针对性地保护措施,从而维护当地的生态安全。

    • 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

      2023, 43(2):350-36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426.001 CSTR:

      摘要 (581) HTML (0) PDF 10.89 M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统计学方法,分析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 ①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呈递减趋势;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 ②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土壤保持功能差异较大,2010—2020年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较高,农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但土壤保持功能较弱。 ③不同海拔和坡度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不断加强。 ④2010—2020年伊洛河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差异性主要受地形因素的控制,时间变化主要受降雨侵蚀力的影响。 [结论] 应注重和维护土壤保持功能较强的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提高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有助于提升伊洛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 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2023, 43(2):361-37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1 CSTR:

      摘要 (143) HTML (0) PDF 9.25 M (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为该区未来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根据影响“三生”功能的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功能评价,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耦合协调性分析。 [结果] ①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生产功能从低等级快速增加到高等级;随着生产功能飞速增长,生活功能经历增长—下降—增长;生态功能经历下降—恢复;“三生”功能在空间上分布较均衡。 ②耦合指数和发展指数均快速增长,耦合指数增长速度超过发展指数。 ③耦合协调度时间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基本协调和轻度协调发展到较高协调和高度协调;空间上从有一定差异发展为较均衡。 [结论] 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三生”功能快速增长,从差异大逐渐向共生融合、有序发展演变,影响现状“三生”功能的主要是生活和生态功能的部分指标,经过一段时间高水平的发展之路,逐步提升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水平,未来才能达到高耦合—高级发展—高度协调的阶段。

    • >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视角下“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策略——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

      2023, 43(2):372-38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2 CSTR:

      摘要 (1034) HTML (709) PDF 8.01 M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寻城镇化快速发展条件下作为生态示范村的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乡村“三生”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高西沟1953—2022年的“三生”空间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对村域多年“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对应的空间治理优化策略展开分析。 [结果] ①1953—2022年,高西沟生产空间呈减小趋势,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呈增大趋势。1953—1973年,生态空间变化幅度最大,绿地生态空间从12.07 hm2增加到100.33 hm2,其他生态空间从12.07 hm2减小到100.33 hm2,生产空间逐渐减小,从145.67 hm2减小到110.07 hm2。1986—2022年,生产空间减少了42.4 hm2,生活空间增加了5 hm2,生态空间增加了37.39 hm2。 ②1986—2022年,高西沟“三生”空间转型体现在绿地生态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的增加,农业生产空间、其他生态空间和水域生态空间的减少。有67.83 hm2的农业生产空间和59.95 hm2的其他生态空间转化为绿地生态空间,而部分绿地生态空间转化为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其转移面积分别为21.20和3.22 hm2。 ③高西沟针对生产空间效益不足的问题,采取改变广种薄收的耕种方式,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状况,实现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举措;针对生活空间品质低下的问题,采取全力抓牢基建,量力新建家园,鼓励青年外出,从事其他产业的举措;针对生态空间破坏严重的问题,采取控制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打造旅游文化,推广生态风光的举措。 [结论] 根据早期“三生”空间的主要问题,高西沟做出适宜的优化策略,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林草面积,使绿地生态空间达到80%。农林牧的高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改善,使高西沟成为黄土丘陵区的生态示范代表。

    • 福建省2011—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绩效综合评估

      2023, 43(2):381-38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3 CSTR:

      摘要 (881) HTML (552) PDF 6.74 M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乡村振兴绩效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引入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模型,对福建省2011—2020年的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兴旺指数总体优于“十三五”期间(p<0.05),与之相反,“十二五”期间的乡风文明指数总体小于“十三五”期间(p>0.05)。“十三五”期间的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其绩效水平均优于“十二五”期间(p<0.01)。2011—2020年福建省乡村振兴绩效综合评估指数分别为0.001~1.458,总体上呈“上升—下降—上升”的N形变化趋势。2011—2015年的乡村振兴绩效综合评估指数总体小于2016—2020年(p<0.05)。 [结论] 研究期内,福建省乡村振兴推进绩效水平优劣顺序为:2020,2019,2018,2015,2016,2017,2014,2013,2012,2011年。2018—2020年福建省乡村振兴绩效综合评估指数相对较高。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过程中,应结合各个地市实际情况,细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制度。

    • 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子及其影响

      2023, 43(2):389-39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4 CSTR:

      摘要 (682) HTML (593) PDF 6.63 M (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探索乡村绿色发展驱动因子影响效应,为实现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通过构建乡村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测算2010—202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乡村绿色发展指数,构建回归模型考察驱动因子影响效应。 [结果] ① 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稳步提升,其值由42.51增至79.41,年均增幅8.68%;各地级市乡村绿色发展指数年均增长速率为5.71%~10.94%。蚌埠市增长最快,最慢的为马鞍山市。 ② 省域各驱动因子影响效应:产业结构(0.065 1)>经济(0.050 3)>技术(0.041 0)>人口(0.033 1)>政策(0.031 2)>开发程度(0.017 6)。 ③ 分区域影响效应皖北远大于皖中和皖南,其中,第一驱动因子在皖北是产业结构,皖中、皖南是经济;第二、第三驱动因子分别为技术和人口;城市开发强度与皖北、皖中乡村绿色发展呈正相关,而与皖南呈负相关。 [结论] 为了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安徽省应结合区域特色,利用生态优势,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

    •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耦合特征

      2023, 43(2):397-40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419.001 CSTR:

      摘要 (188) HTML (0) PDF 11.06 M (6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山地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交互耦合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健康与城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该地区城镇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山地城市重庆市为例,运用熵值法和活力—组织力—弹力—服务模型(V-O-R-S)分析了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健康亚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2000—2020年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健康亚系统间交互耦合关系的机理。 [结果] ①2000—2020年重庆市综合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仍存在空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核心带及低值区均受地形起伏影响显著; ②2000—2020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一直处于适中状态,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显著,植被覆盖度较高的渝东南与渝东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 [结论] 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健康亚系统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呈上升趋势,但是目前未达到高度协调阶段,仍有矛盾存在。重庆市要实现高质量且可持续的发展,仍需走绿色发展路径,解决时空不均的问题。

    • 生态扶贫背景下退耕还林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以核桃和茶树林为例

      2023, 43(2):409-415,424.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6 CSTR:

      摘要 (250) HTML (0) PDF 7.13 M (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将生态效益纳入成本效益分析,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研究退耕还林生态产品价值,为相关地区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分别以安徽省和四川省的退耕还茶树林和核桃林为研究对象,将水土保持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生态产品,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其实物量和价值量,并将价值量作为收益的一部分纳入经济分析。 [结果] ①与裸地相比,研究区茶树林和核桃林均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20 a累计减少侵蚀量分别为3.06×104 t和2.12×105 t。 ②茶树林和核桃林的单位面积水土保持价值分别为681.0和1 285.5元/(hm2·a)。将该价值纳入经济分析后,平均净收益分别为61.3和129.3万元/a,单位面积年均净收益分别为18.43和9.75万元/hm2。 ③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对净收益影响较小。标准提高1倍后,预期净收益分别下降2.1%和4.6%。林产品价格减半后,预期净收益分别下降68.1%和77.1%。 ④茶树林和核桃林的生态效益分别占成本的4.4%和6.8%,最高比例达11.9%。 [结论] 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可以抵消部分成本,应纳入经济分析净收益计算,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协调性的时空特征

      2023, 43(2):416-424.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3.02.047 CSTR:

      摘要 (1083) HTML (534) PDF 7.59 M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其协调性的时空特征,旨在促进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和提高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方法] 以广西地区14个市为研究对象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测度水平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①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随着研究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 ②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但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③协调度呈“升降不一”式的变化,协调水平呈东、西部向中部,内陆向沿海,中部向北部协调水平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布,刻画出“东西低,南北高”的发展格局; ④根据14市划分所属的区域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重心。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协调水平发展不稳定,后续应加强低水平协调区的土地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并与惠政策、惠民生、促发展等举措相结合,提高二者协调水平,同时要稳定成熟区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以防出现滑落的迹象。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